他酷爱钻研技术,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功主持金隆公司15万吨、21万吨、35万吨挖潜改造工程,先后荣获铜陵市“超高强度智能数控闪速炼铜技术”科学技术特等奖、安徽省机械冶金系统“产业工匠”、“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他就是铜陵有色金新铜业分公司保全车间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卢鹏。
1991年,卢鹏从安徽省冶金工业学校毕业,来到铜陵有色原第一冶炼厂实习、工作,成为一名电气技术员。已从事电气工作将近35年的他长期坚守一线岗位,高效带领团队多次完成金隆铜业有限公司设备年度大修、升级改造、突发疑难故障处理、课题攻关及进口设备国产化等重大任务,同时积极推动设备预防保全工作,有效保障了公司设备的稳定运行。“卢鹏是对专业技术执着追求的人,尤其是自动化专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金新铜业分公司副经理、党委书记柴满林说道。
工作中,卢鹏认真履行专业组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在铜基新材料项目建设期间,他带领团队成功推动电仪设备招标文件拟定、安装、调试、试运行等工作。同时,他还在电仪设备施工、调试过程中发现了设计、施工的不足,并落实变更、整改完善,并坚持对施工单位敷设的每根高压电缆都进行复测,成功避免了2次高压设备初次受电可能发生的事故。
在技术攻关与创新实践中,卢鹏始终冲锋在前,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攻关克难。金隆公司生产初期,电解进口阳极整形机组主压力机油缸发生重大机械故障,需要日方专家现场指导检修,预计停机时间约10天。为了避免公司因此长时间停产,卢鹏通过分析设备控制原理,根据实际需求修改PLC控制程序及控制电路,提供了基本开机条件,为公司年度生产任务完成做出突出贡献。
在金隆公司21万吨扩建工程中,他通过分析计算及总结的设备实际运行参数,变更了常规电解高压柜的铜母线及主行车电源补偿线扩容设计方案,为公司节约投资约50多万元,而且避免了施工时间过长对生产的严重影响。
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卢鹏也将自己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青年技术人员。卢鹏将“卢鹏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平台,通过传、帮、带,悉心培养新近加入公司的大学生,给他们讲解技术要领,共同解决设备技术难题,与他们交流技术心得,和他们畅谈工作体会,与年轻员工相互学习,共同促进。
近年来,因为集团公司建设发展需要,公司电气点检员岗位人才输出较多,呈现出人手不足、维保力量紧张的状况,为了持续安全稳定生产,他把培养青年设备点检人才当成一项事业来做,成功培养了多名技术骨干,目前这些骨干都已经成为设备点检主力,为保障公司电气及自动化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以及公司长远发展贡献出了辛劳和才智。
在铜陵有色绿色智能铜基新材料项目中,卢鹏参与了项目建设,消化、吸收金隆铜业和金冠铜业智能化技术,开创了全领域智能运输、智能仓储、智慧控制中心等新系统,为项目助力赋能。“这个项目生产运行起来只需600多人,比同规模的企业生产人数大幅度减少。虽然我们在项目建设时工作有点累,但这一切很值得!”卢鹏说道。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徐宏博 通讯员 夏富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