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江淮】安徽灵璧:老技艺带火乡村游
来源: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5-05-07 14:39:21

“捕鱼喽……开船喽……”4月30日上午,在景色优美的灵璧县浍沟镇濉河,随着一阵阵高亢激昂的渔家号子,一场扣人心弦的鸬鹚捕鱼展演精彩上演。

“哦哦哦、呵呵呵……”十余名渔民脚踏双舟、挥篙击水,在齐声吆喝中摆开围捕阵形。数十只乌黑油亮的鸬鹚如黑色闪电,忽而扎入碧波追击游鱼,忽而跃上船头吐鱼入舱。面对半米长大鱼,鸬鹚协同作战,合力围捕,河面水花四溅,引得岸边游客不断惊呼、喝彩。

当天上午,2025年中国·灵璧“印象浍塘沟 鸬鹚捕鱼”文化活动火热开展,吸引了来自宿州市及周边地区游客3万余人。

“一篙双舟几鸬鹚,一船一水一逍遥”。鸬鹚,又名鱼鹰,善潜水,能在水中以长而钩的嘴捕鱼。鸬鹚捕鱼是中华渔樵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

在浍沟镇许闸村,这项技艺经许氏家族25代传承,至今仍是村民记忆中的“水上乡愁”。鼎盛时期,全村几乎家家户户驯养鸬鹚,碧绿的河水、震天的号子、翻飞的鱼鹰、跃动的鱼儿,勾勒出一幅生动和谐的诗意水墨长卷。2021年,“灵璧鸬鹚捕鱼”被批准为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随着时代的发展,捕鱼手段日益先进,鸬鹚捕鱼技艺濒临失传。“不能让祖宗的绝活在我们手里断了香火,要让老技艺跟上时代。”59岁的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许兴果,带着10余只鸬鹚走南闯北表演技艺。在他和其他20多户村民的坚守下,全村现存500余只鸬鹚仍活跃在民俗表演一线。除了展示原生态捕鱼场景,他们还义务收徒传艺,让“人鹰共舞”的技艺绽放光彩。

近年来,灵璧县加强对鸬鹚捕鱼民俗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成立了鸬鹚捕鱼民俗文化协会,定期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及鸬鹚繁殖、驯养、捕鱼技术交流,并搭建鸬鹚表演与比赛平台,开展对外交流合作。该县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共建的中国鸬鹚活态博物馆已开门迎客,成为乡村旅游新亮点。

该县还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借助鸬鹚捕鱼民俗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民俗文化和休闲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打造“濉河水暖鱼儿跃,鹰儿入水鱼满舱”的“皖北江南”景观。2023年,灵璧县鸬鹚捕鱼民俗文化节入选首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

■ 本报记者 何雪峰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