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从5月起,新建保障性住房、人才公寓等将采用“装配式”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5-05-07 17:56:37

5月7日,安徽商报、元新闻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获悉,从本月起,该市各类新建保障性住房、人才公寓等居住建筑将采用装配式建筑。

为适应新时期装配式建筑发展,推动城乡绿色低碳发展,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协同发展,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明确装配式建筑实施范围和相关工作要求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要求,装配式建筑实施范围主要包括:各类新建保障性住房(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拆迁安置用房以及租赁住房等)、人才公寓等居住建筑;地上总建筑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的商品房开发项目;政府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单体地上建筑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新建公共建筑,其他投资地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新建公共建筑;工业用地新建地上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单体建筑。

按照要求,装配式建筑装配率应不低于50%。除庐阳区、包河区、蜀山区、瑶海区、经开区、高新区、新站高新区以外,其他区域的新建建筑;七层及以下的单体建筑;建筑高度100米以上(不含100米)的单体建筑;工业用地新建地上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单体建筑等,装配率可按不低于30%实施。三层及以下的单体建筑;建设项目中的构筑物、配套附属设施(垃圾房、配电房、门卫房等)等,可不采用装配式建筑。因技术条件、建筑功能等特殊的单体建筑降低装配率或不适合装配式建造的,应经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按规定程序确认。

项目建设、设计及施工单位应严格落实合肥市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要求,实施过程中不得擅自调整装配式建筑技术方案和装配率指标要求。施工图审查机构应核实装配式建筑指标,对未达到规定指标要求的项目,不得出具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各建设主管部门应完善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管体系,强化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管控,加强进场、安装、灌浆、检测、验收等关键节点、关键工序以及装配式建筑评价的监督管理。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姜志远)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