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正酣 杨元庆再谈徽商“出海”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5-05-09 09:26:15

5月7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安徽徽商总会会长杨元庆在上海世博中心出席Tech World 2025创新科技大会,再次谈起“出海”这个热点话题。

七个月以前,杨元庆在“联想四十周年”之际曾说,“没有全球化,就没有联想。”

但从今年2月开始,美国对全球任性加征高额关税,冲击全球经济,关税战带来的外部冲击影响仍在加大。

以联想、奇瑞、比亚迪为代表的徽商企业如何加速“出海”?杨元庆提到了联想一直践行的全球化新模式,即“Global + Local”(全球化+本地化)模式。他认为,整合全球资源与实现本地化交付相结合,是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的有效模式。联想在全球11个国家建立的33家工厂,使其能灵活调节,规避风险,甚至化挑战为优势。

他在Tech World 2025接受安徽商报、元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制造优势依然在!”

QQ截图20250509092848.jpg

01|“AI让我更忙碌了”

元新闻:过去一年,联想和整个PC产业都发生巨变。联想也因为AI迎来了最好的年份,AI给您个人带来哪些变化?

杨元庆:短时间内让我更加忙碌了。因为我预感到,这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新时代的开始,机会很大,甚至有使命感。机不可失,争分夺秒,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另外,我觉得非常幸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第一次深刻感觉到,AI竟然一把就把联想所有业务都装进去了。从某种意义上说,AI让联想的愿景更加清晰了。

今天,也许大部分人都认为联想就是卖设备的公司,PC也好,手机也好,服务器也好;但在新时代,我们是一家“以智能体的业务为核心”的企业。

这非常激动人心,我也很希望能够把这个愿景实现。

从个人角度,我当然希望属于我的“个人智能体”能帮我多做一点事:涉及到生产力方面的事情,智能体可以多做一点,让我腾出精力多做有创造力的事情。这也是我今天强调的:“让AI卷生产力,让人类卷创造力。”

02 | “关税对价格的影响不确定性很大”

元新闻:作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联想的产品在未来几个月会涨价吗?

杨元庆:这个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但总结下来有三个因素很重要:第一,零部件的供需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第二,你所关心的是关税的影响,最后还是会反映在产品的定价上。第三,高科技产品,尤其是基于半导体的高科技产品,目前彼此都有一个豁免。如果没有更进一步政策的改变,对价格影响不大。但是我想说,未来的不确定性还是很大。

03 | “全球化要结合本地化发展”

元新闻:去年10月份联想40周年的时候,您曾经说“联想的基石就是全球化”。从去年10月到现在,世界发生了很多事情,您对于出海或者全球化有什么新的思考?您是安徽徽商总会会长,包括奇瑞、比亚迪在内的很多徽商企业都在加速出海,在这个节点,您有哪些建议?

杨元庆:从去年10月到今年以来,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关税的困扰对于大多数国际化企业出海都是一个挑战。

我的看法是,并不会因为这样,全球化就会逆转、倒流。全球化大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是,我们也需要适应世界上出现的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

我想,联想的出海模式可能是大家可以借鉴的一种模式——未来的全球化一定要结合本地化来发展。

一方面,我坚信最后一定还是能整合全球资源的企业会胜出;而不是故步自封守在一个市场上、只能整合一个国家资源的企业能胜出。

中国制造业的完整、高效确实是一种优势。如果不把这个优势利用好,大规模制造的行业就很难在全球取得成功。联想过去就是很好地利用了这一优势。但是,别的市场,别的国家也有很多优势技术、人才和产品,我们也需要好好利用(优势),整合起来,为我所用。

另一方面,在每一个终端市场上,如何在交付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本地化,这是一个异常重要的问题。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这里的“本地化”,不仅仅是销售和服务能力,甚至也包括生产制造和研发能力。

接下来,我想说一说我对高关税的看法。

高关税对联想来讲不是一个新鲜事。之前巴西也有高关税,印度也有高关税,其实中国20多年前、30年前也都是比较高的关税。对于PC产品。我们都能很好地处理,方法就是通过在当地建厂,中国制造优势依然在,大部分零部件从中国运过去,当地做最后组装。

这样做,除了满足客户需求、个性化需求、交付时间需求外,还能更好地满足本地政府对于就业的需求、税收的需求,有效地规避它高关税的影响。

联想已经构筑了一个全球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11个国家建立33家工厂。美国高关税,对我们的影响比较有限,因为我们可以有效调节,比竞争对手更快速地调节。

我的另外一个经验就是,联想是一个端到端集成的厂商,不仅做市场营销和产品设计,我们也做生产制造。而我们的大多数竞争对手已经把生产制造外包,甚至连产品设计都已经外包,它在做这样调整的时候就会非常的困难。

在高关税面前,我们更担心的是不确定性。比如,十天就变一下,可能没有办法变得那么快。但是只要是明确的东西,我们一定会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的调整。甚至这不但不是劣势,而是我们的优势。

概括来讲,我们的经验就是端到端整合的“ODM+”的模式,和“Global +Local(全球化+本地化)”——也是我称之为“全球资源加本地交付”的业务模式。这两者结合起来,使得我们在应对复杂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时,可以游刃有余地来确保在各个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你问我可以跟有意愿出海的徽商企业分享什么?这大概就是我可以分享的事情。不仅仅是对国内的企业,所有想要做全球化、国际化的企业,我相信这是一种有效的模式,是一种新型全球化的模式。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梁巍)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