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享健身到缝补衣物,从办驾照换证体检到咖啡机器人……细心的合肥市民近期估计会发现,合肥轨道线网的不少地铁站又低调地开启了多项贴心服务(本报2025年3月12日曾报道《2000对新人在这个地铁站领证》)。
共享健身区2.0版上线合肥轨道
今年4月,合肥轨道推出的“共享健身区”试点服务项目引发乘客热议,“碎片时间+快乐健身”的新模式获得众多市民乘客点赞。为了响应乘客的呼声,合肥轨道5号线稻香楼站推出全新共享健身区——城市运动能量场,8大潮流运动+专业设备免费畅玩,让乘客们轻松实现通勤与健身场景无缝切换。
安徽商报、元新闻记者在共享健身区看到,“公路车骑行台”可以让体验者仿佛驰骋在广阔的公路上;“迷你高尔夫”则带你体验优雅与技巧的碰撞;在“休闲射箭靶”,体验者可化身神箭手。另外,还有飞盘、呼啦圈、跳绳、踢毽子等经典项目。“无论你是运动爱好者,还是想简单放松活动,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乐趣。”据合肥轨道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健身的乘客们累了,还能在健身区的能量补给站坐下来补充能量。
首个公益缝补服务站点即将营业
纽扣掉落、裤脚过长、衣物脱线……这些让人发愁的小烦恼,可以在轨道2号线漕冲站免费解决啦!市民们再也不用抱着衣服满街找裁缝铺。
近日,由两大公益团队强强联合——“安徽好人” 郝素云领衔的 “好阿姨” 社区公益团队携手合肥轨道志愿者,组成超暖心的“缝补CP”,在漕冲站设立了一个会“织补温暖”的魔法小屋——轨道好阿姨便民裁缝铺,这也是合肥轨道首个公益缝补服务站点。如果市民有需要,可在每周五上午9:00-11:00(法定节假日休息)前往。
与此同时,公益回收行动也同步启动!如果市民家中有闲置的“缝纫小宝藏”,比如,纽扣、剪刀、量尺、皮筋、针线盒等物品,可以送到漕冲站客服中心进行公益捐赠。车站会对所有捐赠物品严格消毒,然后让这些实用小物件继续发光发热,为更多人带来便利与温暖。另外,如果市民朋友有“穿针引线”的好手艺,且怀揣奉献热情,也可以申请加入合肥轨道“好阿姨”志愿者团队。
地铁站内可办驾驶证换证体检
为了方便市民快速完成驾驶证换证体检业务,合肥轨道近期在线网十大站点上线了驾驶员自助体检机,这也意味着市民在家门口即可完成换证体检。
据悉,目前可以完成驾驶证换证体检的地铁站点包括方庙站、海棠站、西七里塘站、图书馆站、店埠河站、东七里站、三孝口站、汽车西站、云谷路站、北城世纪城站。市民只需进入驾驶员体检机,按语音提示完成视力/听力/身高体重等项目检测,扫码支付40元自助体检费。完成体检后可在自助机或“交管12123”APP上申请驾驶证补换证业务,选择邮寄/自取。
需要提醒市民注意的是,上述站点目前暂不支持A类/B类驾驶证自助办理。如在车管所的工作时间内(工作日9:00-17:00)办理业务,可现场获取审核结果;非工作时间自助办理完成操作后即可离开,申请结果将在工作时间通过短信方式发送到您的手机。驾驶证证件照已实现电子化,在体检过程中自动采集和上传,无需单独拍摄和付费。
合肥轨道多个便民服务再升级
除了上述3项便民服务,合肥轨道近期还升级了多项服务。其中,2号线三里庵站新增两出口方便市民出行,大东门站扩容行李寄存空间,4号线量子科学中心站开通“空轨专线”。
据介绍,三里庵站此次新增加的G口与M口分别位于长江西路与官亭路交口(长江西路以北,官亭路以东),长江西路与肥西路交口(长江西路以南,肥西路以西)。“通过G口出站,乘客可轻松抵达官亭路;M口的开通,让前往之心城的市民无需地面绕行,轻松避开交通拥堵,出行更加顺畅高效。”据合肥市轨道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进一步提升无障碍通行能力,M口还增设了1台无障碍电梯,G口则增设了1台上行自动扶梯。“出行不便和携带大件行李的乘客,可以选择这两处电梯。”按照计划,该站未来还将陆续启用H口、J口、K口、L口等四个出入口。
想打卡“啡巡”咖啡机器人的市民朋友,不妨在三里庵站多停留一会。在车站站厅内自动巡航的咖啡机器人,可以凭借雷达与视觉双重定位系统精准感知周围的环境。您只需在它身边稍作停留,根据屏幕上的指引进行简单操作,它就能迅速响应,即刻送上新鲜现磨的美味咖啡。对于市民朋友关心的卫生问题,合肥轨道也做足了准备——车站工作人员每天都会使用食品级清洗剂对设备进行全面清洁,包括外壳消毒擦拭、研磨仓内部残粉清理、接水盘废水抽吸等清洁细节,确保从外观接触面到核心部件均符合卫生标准。
继2号线南岗站空轨专线之后,4号线量子科学中心站空轨专线也正式开通。乘客抵达该站后,在站内空轨换乘服务中心凭当日乘机证明,免费办理转乘手续,然后从E1出口乘坐专线巴士直达新桥机场。目前,空轨专线运营时间为每日7:00-21:00,每半小时一班。随着大东门站“向日葵党群服务驿站”升级,该站的寄存行李业务也得到升级——新位置(大东门站E口与G口中间位置)可以满足更多行李寄存需求,同时还增设了“图书阅读角”,向市民提供小说、科普、美食、纪实等多种类型图书。(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姜志远 通讯员 李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