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体育”“文旅+商贸”“文旅+能源”……安徽将开启一大批文旅惠民消费新场景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5-05-16 15:14:55

第三届“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将于5月20日在安徽省芜湖市启动。5月16日,安徽商报、元新闻记者从省文旅厅等多个部门获悉,本次文旅惠民消费季将打造“文旅+体育”“文旅+商贸”“文旅+能源”等多种新场景,届时游客们将有更多选择。

建设高质量山地、水上、航空、冰雪等场地设施

据省体育局的相关负责人透露,我省将充分利用全省山水人文资源禀赋,举办国际汽联拉力杯(中国站)暨大黄山国际生态汽车拉力赛、环黄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国际顶级赛事,吸引国内外顶尖选手参赛,提升大黄山和安徽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围绕合肥都市圈和“环巢湖”,举办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高水平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围绕皖南、皖西山区,举办自行车、登山、路跑等全国性户外体育赛事。

当前我省正以“奔跑江淮”为核心品牌,围绕“大黄山马拉松赛、城市马拉松赛、和美乡村健康跑”三大系列,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皖字号”品牌赛事,并提升“中国·皖美山水”骑行赛、“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赛事品质。借助省内“三山三江二湖”资源优势,我省将开展水上、冰雪、电子竞技等赛事活动,着力打造体育旅游品牌。举办独具体育特色、文化氛围浓厚的体育赛事活动,如亳州国际健身气功博览会等,打造一批体育特征鲜明、文化气息浓厚的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常态化举办登山、越野、垂钓等赛事活动,推出一批房车露营、骑行徒步、冰雪运动等体育赛事旅游精品线路。

另外,我省还将推动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山地、陆地、水上、航空、冰雪等场地设施,完善运动配套服务设施。

同时开展“跟着赛事游安徽”体育惠民活动,并在体育赛事期间开展体育旅游线路推介、美食推介、农副产品展销、非遗文化展示等配套活动,让群众跟着体育赛事游览自然风光、品尝当地美食,感受人文魅力。

计划新培育认定30家省级商文旅融合发展集聚区

今年以来,省商务厅以“徽动消费”为总主题,采取“1+5+16+N”模式组织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重点打造5大主题消费季、16个市联动开展、N场特色配套活动,推动商文旅体多业态融合创新发展,打造消费新场景。累计培育“全国示范步行街”1条、“全国夜间经济示范街”3条,省级特色商业街79条。截至5月8日,全省已开展“徽动消费”系列促消费活动2200余场,发放消费券约3.5亿元;今年以来累计使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府补贴40.3亿元,带动销售额317.1亿元。一季度,全省社消零增长5.8%、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9位、长三角第1位。

按照计划,省商务厅将继续以“徽动消费”为总主题,围绕汽车、家电、餐饮、百货等重点行业,激活国货“潮品”、绿色消费、数字消费、服务消费等新型消费。突出以旧换新,配套消费券发放,充分发挥政策资金撬动作用,促进绿色智能消费,推动消费提速升级。加强商旅文体联动,着力打造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支持各市重点打造1个以上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典型场景,计划新培育认定省级商文旅融合发展集聚区30家左右。结合惠民消费季活动,省商务厅将组织开展家政服务、婚庆摄影进商圈等惠民活动,并依托重点街区商圈等融合载体开展特色展演等活动。

为落实“百城千站”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中国石化安徽石油分公司今年将重点推进四大专项行动,全面构建“能源保障+文旅服务”融合发展新生态。通过差异化定价策略,对重点旅游线路、节庆时段实施定向优惠。全面推进“油气氢电服”五位一体综合能源站建设,提升“补能+休憩+购物”服务功能,常态化建立节假日“三优先”保供机制,确保旅游旺季能源供应不断档。创新“能源+文旅”消费模式,在“易捷加油”平台上线自驾游专区,释放加油、充电、便利店商品等组合福利券包。在黄山、池州、宣城等重点景区打造文旅主题旗舰站,试点引入非遗展示、文创市集等文化体验项目,开发“加油驿站微旅游”等特色产品线。制定自驾游驿站星级评定标准,重点完善应急药箱、长途休息、车辆救援等12项标准配置,2025年计划在安徽打造200座以上自驾游驿站。

数字文旅、夜间文旅等新业态首次纳入消费补贴

对于老百姓最关注的本次文旅惠民消费季期间省和市县联动发放文旅消费券问题,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也给予了回应:今年文旅消费券发放突出“精准、惠民、安全、高效”,着力在3方面推出新举措,优化发放工作。

针对不同文旅产品及消费场景设置差异化补贴标准。其中,景区门票最高补贴50%,酒店民宿、旅游演艺补贴不超过30%,旅游线路产品补贴不超过20%。首次将数字文旅、夜间文旅等新业态纳入支持范围,鼓励开发沉浸式体验、夜间文娱等消费热点。同时在旅游淡季及非周末时段加大投放力度,推动“调峰填谷”,提升文旅接待设施综合利用率。

联合金融机构、OTA平台、交通油电服务企业推出“消费券+”模式,整合立减红包、积分兑换、出行优惠等资源,实现“政府补贴+平台让利+企业促销”三重叠加,更大程度让利于民。鼓励选用全国性头部平台发放消费券,覆盖中远程客源市场,确保领券、核销流程顺畅。实行“实名领券+动态核销”,通过大数据监测拦截“黄牛”套利行为,保障财政资金安全。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姜志远)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