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2025年“江淮环保世纪行”第一次集中采访走进环巢湖流域。每年的3月15日-11月15日为巢湖蓝藻打捞期,在合肥市肥西严店镇藻水分离站,深井控藻平台、移动式蓝藻磁捕平台的设备都已进入待命状态。安徽商报、元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环巢湖将增加数座深井控藻平台,蓝藻防控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每年的3月15日-11月15日为巢湖蓝藻打捞期,5月-11月则是集中处理期,目前巢湖已出现零星蓝藻,而深井控藻平台、移动式蓝藻磁捕平台的设备都已进入待命状态。
据介绍,深井装备主要包括深潜式高压控藻器、可调式涡井取藻器、水上可升降式打捞平台、负压发生器,还配套蓝藻专用导流围隔形成离岸防控防线,将随风漂移而来的外来蓝藻拦截导流到深井处理,日处理蓝藻10万立方。 该平台可实现拦截防控80%-90%外来蓝藻不近岸聚集。
“就像将鱼鳔压瘪,鱼就沉入水底一样,深井控藻平台利用高压压瘪蓝藻的气囊结构,使其沉入水体,自然消解,不需要添加任何药剂。”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公司副总经理树大伟介绍,蓝藻细胞内存在气囊结构,蓝藻即通过气囊的释气及充气实现沉浮,只有当蓝藻浮在水面上聚集并经过高温及暴晒的情况下才容易死亡腐烂。
深井控藻平台及围隔
蓝藻细胞内的气囊在0.7MPa的压力下会被压瘪,从而失去上浮的能力。深井压力控藻法就是,利用水下70米压力对蓝藻施加0.7MPa压力,迫使蓝藻细胞内的气囊干瘪,沉入水体,进而实现快速清除附近水面聚集的蓝藻,避免蓝藻堆积腐烂发白发臭等问题。
“利用深井平台控藻,可快速消除短时间内大面积聚集在水面的蓝藻水华。”据介绍,该技术2019年引进合肥,具备大通量、低能耗、不占地、无药剂添加等技术优势,目前沿环巢湖已建设有8座,日处理蓝藻可达78.6万方。
肥西严店深井控藻平台建于2022年,日处理藻水10万立方/天,是环巢湖第8座深井,也是目前环巢湖中较先进的一座深井,其末端配套了一套精准集泥清除装备,可实现深井压控后的部分蓝藻收集上岸处置,作为营养土。
除深井控藻平台,移动式蓝藻磁捕平台也是防控蓝藻利器,由安徽雷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作研发,本土制造,可在较短时间内对因风力和湖流作用赶聚的蓝藻实施“围、追、堵、截”,减轻和消除藻细胞死亡、腐烂、发臭引发的次生灾害,是湖泊藻华应急打捞的创新产品。
今年3月份,安徽省生态环境厅通报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通报显示,巢湖水质保持Ⅳ类,蓝藻水华发生次数、最大发生面积、累计发生面积比上年分别下降40.4%、18.4%、50.3%,连续4年沿湖无蓝藻异味。
据了解,今年合肥环巢湖将再增设数座深井控藻平台,蓝藻防控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