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巢湖全湖水质改善至Ⅲ类,与2023年上半年历史最好水平相当。8月14日,合肥市生态环境局通报2025年上半年合肥市水环境质量状况,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合肥市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94.1%,水质同比改善程度居全省第二。
通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巢湖全湖水质改善至Ⅲ类,与2023年上半年历史最好水平相当,总磷浓度同比下降10.9%,富营养化指数同比下降2.6。合肥市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94.1%,同比上升 5.9 个百分点;优良率 86.1%,同比上升10.6个百分点;合肥市水质同比改善程度居全省第二。
根据生态环境部卫星遥感监测,2025年上半年,巢湖湖区累计发生5次蓝藻水华,最大发生面积为45平方公里,累计发生面积为60.44平方公里,同比下降2.8%。
为持续提升蓝藻防控能力,合肥市印发了《2025年巢湖蓝藻应急防控方案》,完善三级网格防控责任体系,并完成2000万市级奖补资金预分配,及5艘长臂蓝藻打捞船挂网招标。
据介绍,合肥市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截至上半年,排污口上报整改完成 245个。并将问题排污口监测纳入《2025年合肥市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方案》,每月雨后至少开展1次水质监测,上半年共开展345次。持续推动水源地环境问题“动态清零”,定期组织开展水源地全覆盖检查,半年来累计开展392批952人次的现场巡查,检查点位769处。启动县级水源地专项监测,现已完成样品采集。
记者了解到,目前《合肥市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办法》已完成修订,上半年合肥市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核算完成,县区累计获得生态补偿金合计6275万元。同时,该市组织7个项目申报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两个项目通过生态环境部审核入库,拟申请资金4885.66万元;3个项目获得2025年第二批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预支持,拟申请资金1.36亿元。(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汪漪 实习生 王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