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小米汽车、iCAR、零跑(从左至右)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焦点正从“技术炫技”转向“刚需争夺”。
近四个月来,零跑、蔚来等新势力品牌集体调整战略,向“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发起“进攻”——零跑B10以“激光雷达平权”杀入10万元级市场,48小时订单破3.1万辆;蔚来则通过换电网络下沉,以萤火虫品牌11.98万元的定价直击首购群体。
据元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025年,就有至少8个品牌车型以“第一台超安全豪华轿车”“第一台智驾车”等前缀争夺年轻市场。
从五菱宏光MINIEV的“人民代步车”到问界M9的“新锐精英座驾”,“年轻人的第一台车”标签正在不断衍生。J.D. Power数据显示,95后已占新能源车购车群体的26%,他们以鲜明的身份认同,倒逼车企重构产品逻辑。
但这背后暗藏矛盾:打着前述标签的车型定价从4万元飙升至25万元级,比亚迪海鸥与小米SU7的销量两极分化。当网友调侃“以前没钱买国产,现在没钱买国产”,年轻人正面临“被定义”的消费焦虑。
01/
谁在定义“第一辆车”
2025年8月,合肥的蔚来、极氪等“新势力”门店里,准研究生王安田正在反复对比车型——他放弃了父母的老款合资车,转而走入小米SU7掀起的“年轻人第一辆车”营销浪潮。
如果说在2024年,对于造车新势力的评价标准是有没有“卷出”50万元级以上的豪华级汽车,那么在2025年,标准则是车企有没有推出“年轻人的第一辆车”。
2025年6月26日,被坊间称为“年轻人第一台SUV”的小米YU7正式上市,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大定突破28.9万台。在此之前的小米首款汽车SU7的发布会上,凭借小米在青年群体的品牌背书和小米集团创始人兼CEO雷军在发布会上的“最后一次创业”感性宣言,让“年轻人的第一台电动轿跑”实现了现象级传播。
元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去年以来,包括小鹏MONA M03、埃安霸王龙、零跑B01、乐道L60、比亚迪方程豹钛3、新款的沃尔沃S60等车型纷纷发布,不少车企针对年轻消费群体推出新款(改款)车型,意图收获这片蓝海市场。
与此同时,各家车企的宣传重点也从车辆核心参数向使用场景化和智能功能转移。以小鹏MONA M03为例,其上市伊始,便遍喊出了“年轻人第一台轿跑”“年轻人第一台智驾车”的口号。
8月22日,雷军现身小鹏汽车总部,参观并体验了小鹏MONA M03。在车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指着M03车机屏幕右上角的一个木鱼图案,给雷军介绍,“这叫电子木鱼”。他滚动方向盘按钮,木鱼槌敲出清脆的声音,车屏幕闪过“积德”的字样,何小鹏解释说,“这在年轻人中很流行”。
除了有车企主打前述的车内场景化功能,以蔚来汽车为代表的“新势力”则更侧重于“使用场景”和打造社群概念。
今年5月25日,在合肥骆岗中央公园,蔚来新ET5和新ET5T正式上市发布。元新闻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与几乎同一时段上市的ES6、EC6不同,蔚来着重在现场展示了车主自行改装的“双5”车型。其中多数车辆的车顶行李架上还放置了自行车、车顶行李箱等户外用品。
今年28岁的沈飞现在从事体育健康行业,他选择了蔚来新ET5T作为自己的第一辆车。他告诉元新闻记者,发布会时,他正在骆岗公园跑步,蔚来打出的户外生活、车友聚会口号吸引了他。
02/
从“青年乐”到“青年精品车”
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2020年五菱宏光MINIEV的横空出世,以2.88万元的起售价彻底颠覆了入门电动车市场。彼时,俗称的“剁椒鱼头”成为一代青年的汽车记忆。
然而,后来被定义为“要质量有价格,要速度有价格,要智能有价格”的产品理念在2025年已显疲态。比亚迪海鸥与吉利星愿以6-10万元价格带提供405km续航、刀片电池等配置,将“主流家用车”标准下拉至入门市场,今年七个月销量合计突破54万辆。五菱引以为傲的“走量神车”宏光MINIEV及后续缤果家族遭遇最强增长拦路虎。
在20万元以上市场,新势力品牌摒弃传统豪华车的“堆料逻辑”,转而在场景创新和女性车主需求上寻求突破。
华为问界M9的“女王副驾”整合了加热、通风、按摩功能,瞄准都市女性精英;小米SU7 Max则针对“防晒全景天幕”电动车普遍存在的防晒难题;极氪001 FR以“高性能套件+社群运营”打造中国版“宝马M”。这些创新并非参数表的简单升级,而是针对年轻人细分场景的精准优化。
蔚来汽车“新双5”发布会(元新闻记者 常诚摄)
在今年4月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上,寥寥无几的车模成为“过去时”,取而代之的是驾着手机直播的汽车主播和汽车UP主。他们在一辆辆车中间来回穿梭,而屏幕的背后,则是一群潜在的年轻客群。
而相较此前举办的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本届上海车展又有些许不同,给新车换皮肤愈发大胆张扬,将动漫、游戏元素贴满整个车身。
据哔哩哔哩(B站)联合央视市场研究发布的《2025年哔哩哔哩汽车行业白皮书》显示,中国购车群体不断年轻化,实际拥有首台车的平均年龄已下探至30.5岁。
智能汽车时代,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购车人群的年龄持续下探,购车不再是中年家庭刚需,变成了年轻人的“数码大玩具”。白皮书显示,实际拥有第一台车的平均年龄在30.5岁。其中,00后借助家庭资源,首台车购车年龄低至22岁,几乎大学毕业即拥有车。约四分之一的90后、00后首次购车锁定20万元以上价格段,成为中高端汽车市场的潜在人群。
结合这一新趋势,不少车企已瞄准年轻人群。事实上,从车企重提“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到上海车展的“痛车文化”,这背后是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代际更迭。
王安田告诉元新闻记者,使他心态转变的,是自己和同学在小米su7上市时,一起在合肥万象城小米汽车城市展厅“聚首”观看雷军的演讲。“我那时感觉到小米su7就是年轻人的标配,至于我父母买车时要大空间之类的意见,不在我的考虑范围。”
03/
“高攀不起”的第一辆车
许多年轻人越来越觉得新能源车高攀不起了。
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一位年轻的销售人员在镜头前刚刚大篇幅的介绍完某款车型对年轻人的友好配置,转身便爆出只要20余万的价格。
2023年以前,主动或被动地被冠以“第一台车”名号的车型以微型车(A00级)和紧凑型轿车(A级车)为主,价格均在20万元以内,甚至是10万元以内。2023年之后则密集出现了中型车、中大型车,价格从10万元以内到40万元不等。
在与传统豪华车品牌的“对决”中,以极氪、小鹏为代表的“新势力”聚焦25-35万元区间,以高阶智驾和性能体验吸引追求科技感的年轻人;而BBA(奔驰、宝马、奥迪)则通过推出入门级产品(如宝马1系、奥迪A3)维持品牌曝光,但市场份额持续被蚕食。
B站上up主关于“年轻人第一台车”的视频
此外,一些车企以“第一台车”名号下,不断衍生出新的产品。比如(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年轻人的首选智驾:智界S7;
年轻人的第一台豪华轿车:林肯Z;
年轻人更理想的家:零跑C10增程;
年轻人的第一台纯电方盒子:奇瑞iCAR 03T;
Z世代UP青年购车首选:比亚迪元PLUS
年轻人的第一台小钢炮:领克 02 Hatchback。
不少品牌都对自家“年轻人的第一台车”给出了0首付甚至零利息购车政策,还有车企打出了“一天只需一杯奶茶钱”的广告。理想汽车一门店销售告诉元新闻记者,目前理想门店提供3年免息和5年低息两种贷款方式,如果记者刚刚毕业,推荐选择5年低息的方式,可以做到接近零首付。
但是,风险也相伴而生。去年6月,在合肥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工作的方浩然通过分期的方式,购买了一台极氪007。然而受建筑行业大环境影响,方浩然一度出现了断供的情况。
事实上,方浩然情况并非个例,在年轻人追捧下,一些爆款车一经上市就纷纷迎来爆单,但与此同时,在一片看好中,一部分为爆款车激情下单的年轻人,因自身还款能力不足,导致资金被套牢。
据易车研究院《打造“三好车”笑傲零零后车市,青年车市洞察报告(2024版)》显示,2017-2023年间,青年车市(18-35岁消费者)的终端销量从1568万辆跌至790万辆,市占率从60%以上骤降至36.55%。青年主体由80后转向90后,近三、四年,00后也开始涌入青年车市。
易车研究院指出,中国青年车市崩盘与青年主体从80后转到90后不期而遇差异显著的两代人容易导致车市波动。其实不少车企在2017-2018年左右,就开始积极研究00后车市了,理论上,极氪、欧拉、小鹏等近几年涌现的一大堆新品牌,都带有角逐与决胜00后车市的明确使命,但就实际车型布局与销量表现看,上述车企的年轻化战略都非常值得商榷。
由于三代青年的生活时代差异显著,导致购车群体与购车特征差异显著。然而,正是在这看似萎缩的市场中,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正在形成:“年轻人的第一辆车”正在从大众市场转变为新的细分市场。这场机遇的本质,是车企对未来用户心智的提前布局,谁赢得了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就将决定谁能在Z世代主导的市场中赢得未来。
提车后的沈飞先后花费了近万元购买了山地车,又下单了帐篷等露营设备。沈飞后来总结说,购车时,他想象了一个场景,拥有一个装得下公路车和帐篷的旅行车,就好像变成了不受打工苦、能在自然中尽情挥洒热情的山系青年。然而现在,这些装备只能被放在房间里,原本的远游计划因加班短暂搁浅。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常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