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合肥一中长江路校区正式重启。这标志着合肥一中进入了“一校四区——江河湖海(长江路校区、淝河校区、滨湖校区、瑶海校区)” 协同并进、多元一体的新发展格局。今年长江路校区将推行小规模、精品化教学模式。
合肥一中长江路校区启用仪式
自 2007 年 9 月至 2009 年 9 月整体建制陆续迁往滨湖校区后,这座承载着无数记忆的校园历经精心改造升级,时隔 16 年,长江路校区经过精心改造升级,迎来了她的重启与焕新。校党委书记封安保表示,“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回归,更是合一文化的深情回归与教育初心的时代赓续。”
走进校园,与长江路交汇的 “一中巷”、红色 “A”字形大门、蓝色方形钟表、紫藤萝长廊等标志性元素,在翻新后依旧保留着熟悉的模样,瞬间唤醒一代老合肥人和一中校友的青春记忆。据了解,合肥一中长江路校区总建筑面积约 5 万平方米,功能布局完善,涵盖教学楼、教学实验楼、综合楼、行政办公楼、图书馆、体育馆、宿舍区等主要建筑单体。校区共设约 50 间标准教室,同时配备多媒体教室、合班教室、计算机教室、通用技术教室等多样化功能教室,此外还有高标准食堂与艺术楼,为教学活动提供全方位硬件支撑。
“今年长江路校区招生 500 人,将推行小规模、精品化教学模式。”合肥一中校长吴英明介绍,校区启用后,合肥一中正式进入 “一校四区 —— 江河湖海(长江路校区、淝河校区、滨湖校区、瑶海校区)”协同并进、多元一体的新发展格局。在师资配置上,长江路校区的管理团队与教师队伍以 2007 年滨湖校区 “铁军团队”为核心班底,同时吸纳了今年通过 “绿色通道”引进的优秀人才及校内遴选的责任心强、业务突出的教师,确保教学质量与办学特色的传承。
“我带的 123 班是竞赛强基班,这个班号与学校建校 123 周年相呼应,承载着大家的期望。”在滨湖校区任教 9 年的陈起标老师,今年转战长江路校区担任数学竞赛老师,他表示将全力以赴培养优秀学子,不负校区重启的意义。
校党委书记封安保强调,尽管合肥一中的教育事业已在滨湖、瑶海、淝河等校区 “开枝散叶”,但长江路校区始终是老 “合一人”心底最温暖的记忆,更是学校百余年文脉赓续的重要象征。“我们将充分挖掘校区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探索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把这里打造成传承一中精神、彰显办学特色、辐射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基地,绝不辜负各级领导的重托与全市人民的期望。”
(大皖新闻见习记者 尚雅婷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