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说法】游戏内聊天记录成法官断案证据 玩家以未成年人充值要求退款被法院驳回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5-09-08 18:36:18

未成年人玩游戏充值,法院判游戏公司退款的案例本报曾报道多次。不过,芜湖鸠江区法院近日审理的一起案件中,家长以孩子充值为由要求游戏公司退款,却被法院驳回。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此案中,孩子小刘(化名)的母亲张某(化名)称,2024年暑假期间,孩子使用她的手机注册了一款线上游戏的账号并偷偷登录游玩,此后直至开学后一段时间,该账号累计充值近200次,累计充值金额高达3万余元。

后来,张某以充值行为是未成年人所为为由要求游戏公司退款,游戏公司拒绝后,张某以孩子名义起诉至法院,要求游戏公司退款。

审理期间,游戏公司提交了关键证据,涉案账号在争议充值期间的操作轨迹、时间与未成年人作息不符,公司后台导出的游戏内聊天内容涉及买房、网店、育儿等明显属于成年人的话题,也和孩子年龄严重不符。

法官核查了双方提交的证据,尤其对游戏公司提交的争议充值行为前后的游戏内聊天记录、账号登录操作时间进行认真比对,发现前后语气、话题差异确实较大,充值时间大多数是晚上十点甚至十二点后,与未成年人作息时间不符,且充值期间长达两个月、充值次数近200次,与张某所称从未收到付款提醒或支付宝扣款提示对比,明显与常理不符。

法院认为,原告的现有证据无法证明案涉充值行为是孩子所为,判决驳回原告全部诉请。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张剑 实习生 陈嫣然)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