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阜阳:加速构建“6849”产业发展布局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5-09-12 11:39:15

当传统的粮食产区“长出”越来越多的先进制造业企业,传统农业大市阜阳正加速向一二三产协同发展的特色产业聚集地跃升。

近年来,阜阳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产业振兴引领皖北振兴的部署要求,进一步优化调整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加速构建“6849”产业发展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1-7月,阜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增速居全省第6位、皖北第1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6.9%,位居全省第二位。

链上“开花”

光电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9月11日下午,在位于阜阳市颍上经开区的安徽金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邦定车间里,经过PCB邦定、电测等工艺流程的85吋液晶显示屏走下生产线,正在精心打包。

超大尺寸显示屏市场近年来呈现增长态势。安徽金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勇介绍,金泰光机电集团旗下光电、柔显等子公司实现从LCD面板绑定到整机组装的全链条配套,拥有国内最大的130吋液晶显示屏邦定生产线,下个月130吋的产品将进行试生产,即将开始量产。他介绍,企业2023年底正式投产以来,已经生产各种规格液晶大屏70万片。“目前企业还在稳定爬坡阶段,未来实现满产后,年产值预计在30亿元以上。”

十多分钟车程以外,安徽翔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电阻器,产品广泛用于汽车、工控、医疗等电子行业各个领域,是国内首家民营控股集芯片电阻器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及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规划月产能600-700亿只。

“我们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每一部就要用到电阻500-600只。”翔胜科技董事长孙标介绍,企业2018年落户颍上,从立项到投产一共只花了5个多月。目前企业的生产规模在国内同行业排名第二、民营企业排名第一。

在阜阳,像这样的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企业还有很多。业内有句话:“生产一块电子显示屏,从原材料到电子器件,不用出阜阳。”通过近年来的精准招商和产业基金引导,颍上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产业已经构建了覆盖“上游原材料—中游制造—下游终端”的完整产业链,已形成“上游光电原材料和装备-中游器件及模组生产-下游智能电子终端”的产业链条,截至目前已引入相关产业链企业60余家。

布局“6849”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产业是阜阳市布局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阜阳明确提出改造提升煤电、金属冶炼加工、机电、绿色建筑建材、高端纺织服装、家居及柳木等六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高端绿色食品、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数字创意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低碳能源、先进材料、生命科学、低空经济等四大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电子商务、软件信息、科技商事服务、人力资源、会展赛事和文化旅游、民生服务等九大优质高效服务业,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构建“6849”产业发展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安徽商报、元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较上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6位、皖北第1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6.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二位,占全省比重达到1.9%。

今年上半年,阜阳绿色食品、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产值(营收)分别达825.2亿元、220.25亿元、211.9亿元、364.59亿元。

全力抓好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上半年,阜阳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72个、总投资770.7亿元,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409.5亿元、同比增长7.7%。133个前三批省开工动员项目中,制造业项目81个、占比超六成。

立足工业强市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

立足“产业兴城、工业强市”,近年来,阜阳围绕“6849”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1-7月,制造业投资增长15.1%,居全省第2位,技改投资增长25.3%,连续5个月居全省首位。 

做优做强重点产业,加强产业项目谋划,2025年,阜阳谋划实施制造业项目640个,年度计划投资428亿元。推进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培育规上工业企业,截至8月底,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0家,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1451家,居全省第8位。做强工业龙头企业,引导企业通过技改增效、科技赋能等加快做大做强,全市年产值1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8家。

壮大优势产业规模,近年来阜阳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链,加快实现产业集群集聚发展。2025年,阜阳市绿色食品集群跻身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填补了该市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空白;阜南县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控制与安全集成零部件、临泉县绿色食品两大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增至6家、总量居全省前列;其中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1家,颍上县光电器件产业集群被评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阜阳还加快各级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全市共建成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6家、企业技术中心14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43家。加快企业创新发展,目前,阜阳共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50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2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家。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刘媛媛 文/摄)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