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王爱国走上讲台,成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一名教师。十几年来,他专注汽车专业教学,在三尺讲台挥洒汗水,为职教学子播下“技能梦想”的种子,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技能人才。今年教师节前夕,王爱国被评为2025年度全省教书育人楷模。
播下“技能梦想”的种子
“有些同学存在学习习惯不够良好、学习方法不够科学、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等问题。”先期作为班主任,后期作为汽车与轨道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王爱国带领团队,通过广泛地和同学们开展谈心谈话,认识到“不自信”、社会对职业教育地位和价值的认知度不够等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王爱国和团队老师从“意识”入手,帮助学生增强职业自信,在学生心中播下“技能梦想”的种子。他积极地寻找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把工厂建在校内,把企业技能大师请入课堂,让学生在校就能领略技能大师的风采。他还积极联系优秀毕业学子,回母校开展“校友BOSS讲堂”,分享他们的成功案例和宝贵经验,让学生从自己的职业中建立信心,收获信心。
教学中,他及时地将先进的职教理念分享给学生,让同学们认识到,在大国工匠的时代背景下,苦练技能,职业院校的学生也同样“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帮助一批又一批学生建立自信,找到前进的动力。
为学生技能成才夯实基础
近年来,王爱国主持第二轮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技术高水平专业群,瞄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零部件制造、车体制造、整车总装等关键环节,剖析岗位核心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采用订单班、学徒制、现场工程师等多种培养模式,深度对接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学生技能成才夯实基础。
坚持岗位能力和学业能力同步发展,王爱国带领老师们,通过打造融入1+X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两平台、六模块”的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打造一条职业能力成长的“快速通道”。近5年,先后有 600多名学生获得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在正常完成学生的教学任务之外,他还带领团队成员一起,制定指导学生计划表,利用周末、晚上、节假日等时间,无偿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经过刻苦训练,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摘金夺银,连续十二届获得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维修技术”一等奖,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等省级比赛中也多次获奖,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也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
创建国家级教学团队
培养学生离不开教师团队,作为全国第二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王爱国带领老师潜心钻研汽车技术知识点和技能点,白天上课,晚上钻研。团队中既有50多岁的企业高级工程师、老教师,也有刚刚毕业的20多岁的年轻教师。在他的影响下,教师团队“传、帮、带”,形成技能传承的良好氛围,打造了团队的独特优势,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特别是汽车维修项目技能大赛中,省赛和国赛成绩,在安徽省同类专业均排名第一。
“职业技能大赛应惠及每一位学生,我们应该把校内技能大赛推行为全员化参赛的平台。”在王爱国的带领下,教师团队构建“全员化”职业技能比赛体系,面向全体学生打造技能大赛人才选拔制度,做到“年年有比赛、班班有参与、层层有榜样”。近五年以来,校级技能大赛参赛人数每年达500人,大赛组织项目多、规模大、范围广,提升了比赛的普适性和参与度,教师团队无偿指导学生开展技能训练,帮助学生们树立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
多年来,王爱国先后获评“第八届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安徽省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全国机械行业服务先进制造专业领军人才”、“2019年全国‘双师’个人成长典型案例”等。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刘媛媛 通讯员 李琤 田荣 实习生 熊思语 图片由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