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10:55,一架2吨重的eVOTOL缓缓降落在合肥市瑶海区滨河路上带有“合肥”字样的起降点,当天上午9:50,这架大型货运无人机从怀宁县起飞,机上是上午刚刚从安庆市怀宁县国家蓝莓产业基地装运的蓝莓汁及顺丰快递件,历时一小时左右抵达合肥,这标志着安徽首条吨级无人机跨城货运航线正式开通,也是合肥、安庆两市在低空无人跨城物流领域真实场景应用取得的重大创新突破。
无人航空物流航线首飞
18日上午9:50,安庆市怀宁县国家蓝莓产业园内,一架2吨级大型货运eVTOL航空器载着新鲜蓝莓汁及快递件起飞。一个小时后的10:55,该航空器平稳降落在合肥市瑶海区滨河路带有“合肥”字样的降落点。机舱打开,已在地面待命的物流公司工作人员,将装有新鲜蓝莓汁的箱子和快递件搬上旁边的白犀牛无人快递车,整个搬运过程10分钟左右完成,无人快递车载着这些货物向市区驶去。
据介绍,执行此次跨城无人货运航线的是峰飞航空的大型eVTOL凯瑞鸥,“首飞装载货物200多公斤。”峰飞航空科技高级副总裁谢嘉在现场介绍,本次航线从怀宁国家蓝莓产业园起飞,到合肥市瑶海区滨河路降落,航程161公里,飞行时间1小时左右。货物降落后,通过白犀牛无人物流车送到客户处,完成无人机-无人车在物流场景上的协同应用。凯瑞鸥货运版大型eVTOL航空器,已取得适航三证,具备2000kg起飞全重、400kg最大商载能力。
此次无人机物流运货,与以往无人机物流有何区别?
谢嘉介绍,本次航线是完全建立在真实物流场景基础上,也是长三角城市群第一次实现跨城飞行。相比于以往的市内飞行,本次跨城飞行空域情况复杂、飞行难度大。国先中心(合肥)、峰飞航空科技、中信海直三方携手,在航线开辟上进行了两个月的反复论证和实地勘查。航线合肥段起降点选址合肥百大周谷堆物流园附近,既避开主城区人口密集区,也为未来跨城无人物流航运贴合物流集散目的地积累了数据和经验。与传统的“铁公机”运输需要专门的站、码头等条件不同,无人货运可实现点到点的跨区域空间快速链接,城区、机场、郊区、文旅景区等均可设置起降点,灵活度更高。
今年4月,峰飞航空与合肥市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在肥西县设立华东区域总部,深度参与合肥城市空中交通体系建设,共同开拓大型eVTOL航空器低空商业运营场景,补齐合肥低空经济产业格局,打造面向未来的先进空中立体多维交通运输生态。该公司研发生产的货运机型、应急消防机型和5座载人机型,以大型eVTOL解决方案与合肥市合作落地实际应用场景,全面打造空中物流、应急消防救援、空中观光以及载人交通接驳等重点应用生态,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合肥低空物流航线已近百条
怀宁—合肥无人航空物流航线首飞,也成为安徽低空经济发展推动真实场景应用的新亮点。
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产业合作部部长高燃介绍,按照国家部委“先载物、后载人”的要求,合肥市一直致力于低空物流的产业化探索,结合当前航空器的性能,梳理了以合肥市为圆心,半径200公里范围内的现有物流和快递情况,最终选定了蓝莓运送航线。本次飞行成功后,国先中心(合肥)和中信海直将探索实施怀宁—合肥的常态化飞行,建立高价值农副产品固定运输航线。
中信海直是我国通航领域的领军企业,此次合作是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上央地合作的重要里程碑。9月18日上午,国先中心(合肥)与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发挥央地合作协同效应,围绕无人机常态化货运航线、业务实体合作、适航审定中心、综合服务平台、机场建设和运营等八个方面开展合作。央企力量从驻足观望转为亲自下场,中信海直发挥低空经济综合运营服务商的优势,有效导入深厚的通航和低空经济运营经验,推动低空经济快速发展。
从低空物流运输的需求和特点来看,未来将形成“干—支—末”的物流体系闭环,干线、支线采用大载重、长续航的航空器。此次吨级以上eVTOL航空器应用于城际物流真实场景,将为省内支线运输积累商业数据和飞行经验。同时,首航无人航空器空中运输与落地后的无人物流车接续运输,也实现了合肥市全空间无人协作系统的突破。后续,国先中心(合肥)还将训练人型机器人用于本次航线的搬卸运输,创造城际物流的全程无人化,形成车机人协同的全空间无人场景。
近年来,合肥市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机遇,以解决城市配送“急、难、险、贵”痛点为切入口, 持续推进医疗、邮政、即时配送等低空应用场景。目前,该市已成功打造“低空+医疗物资”“低空+邮政快递”“低空+即时配送”“低空+高铁联运”“低空+自贸转运”及“低空+芯屏专线”等多类应用场景,常态化运行物流航线达98条,飞行架次超过12000架,正逐步构建起高效协同的“城市空中物流配送网络”。
今年7月,交通运输部发布首批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交通强国专项试点典型案例,合肥“低空物流体系建设”实践入选全国首批案例。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郜征/文 杨雪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