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安徽省教育厅公布了2025年度全省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六安市金安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六安学校小学部数学教师崔曼曼名列其中。执教生涯36年,从青涩的青年教师到如今的全省教书育人楷模,她对教育的热爱始终未减。
发自内心地喜欢孩子
崔曼曼说:“我喜欢孩子眼睛里干净纯粹的光,喜欢他们大脑里面天马行空的问题,喜欢他们发自内心的热情和信任。跟孩子们在一起,你会觉得自己的世界也会变得更加简单、更加明亮。”
今年是崔曼曼从教的第36个年头,从青涩的青年教师到如今的全省教书育人楷模,她对教育的热爱始终未减。2023年,崔曼曼主动申请从城区重点小学调往距离城区几十公里外的乡村学校,因为她深深懂得,教育的光亮应该照进每一个角落。“年轻时的一次支教,让我看见了乡村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神,在我心中从此多了份对基层教育的牵挂。”崔曼曼说。
在崔曼曼的教育理念里,“看见每个孩子”是核心。她总说“要把孩子放在正中央”,对待学生也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曾有个小男孩,开学第一天就躲在课桌下哭闹,不愿出教室。家访后她得知,家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变得敏感怯懦。此后,她每天给孩子一个微笑、一次摸头,捕捉他哪怕一丁点的进步,同时反复和家长沟通,纠正教育方式。慢慢的,孩子敞开心扉,某天突然伸出小手指勾住她的手,就是这个小小的动作,让崔曼曼红了眼眶,“当老师真好,能用耐心和爱心敲开孩子紧闭的心门,这比任何成就都珍贵”。
名师做好“传帮带”
作为六安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的崔曼曼,到六安市金安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六安学校工作后,进一步发挥名师榜样作用,做好“传帮带”工作。这所新建立的学校,需要经验丰富的教师引领,她想带着年轻教师一起成长,让优质教育的种子更快生根发芽,“我还想再尽一份力,看着年轻教师们成长,看到更多孩子受益”,崔曼曼表示。
教育生涯里,有个瞬间让崔曼曼笃定“要干一辈子老师”。刚工作时,她临时接管一个班级,班主任外出当天,班里纪律彻底失控。情急之下,她严厉批评了全班同学,放学后带着挫败感离开,却在楼梯口看见一个新来的孩子等着她。“老师,对不起,今天我们纪律不好让您生气了,我不该跟着吵闹。”孩子怯生生的道歉,像一束光照进她心里,原来教育从不是单向输出,这个孩子用主动担责的善良,让她读懂了“双向成长”的真谛,“那天是他给我上了最好的一课”。
作为资深教师,崔曼曼从不止步于经验教学。她深知教学改革需科研护航,多年来以省、市级课题主持人的身份,带领团队深耕教育科研,主持的《基于希沃平台的小学数学交互式教学研究》等5项课题顺利结题,深度参与12项省市级课题,目前在研的省级课题还聚焦“新课标下的跨学科教学”,持续为课堂注入新动能。
守正创新拥抱未来
面对“双减”、AI等教育领域的新变化,崔曼曼始终保持着谦卑的学习姿态。她从不会因经验丰富而固步自封,反而主动钻研AI工具,不仅在教师培训中熟练运用,还常坦诚地和年轻教师交流心得:“我们要拥抱变化,要跟着时代一起成长,让新技术真正帮到孩子、也帮助到我们自己。”
这份对教育的赤诚,也化作崔曼曼对年轻同行的叮嘱。她说:“别害怕不完美,孩子们更在意你是否在乎他们;别把分数当唯一标准,那些主动帮同学、关心老师的‘看不见的好’更珍贵;别忘了偶尔看看孩子的眼睛,那些亮晶晶的眼神,会提醒你为什么出发。”
最后,她也给未来的自己留下期许:“我们教的不是书,而是一个个活泼泼的个体;我们守的不是分数,而是孩子们鲜活而独特的人生。”36年扎根一线,这份对孩子的爱、对教育的坚守,让她始终在与孩子相伴的明亮世界里。
(王政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方荣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