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近检测16条道路,发现病害42处 包括空洞、脱空、疏松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晨 分享到 2023-01-05 16:03:30

记者1月5日从合肥市庐阳区城管局获悉,该区近期开展道路塌陷隐患物探检测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及时处置道路“病害”,守护市民“脚下”安全,预计本月底完成对257条、503万平方米主次干道的全面雷达物探。截至目前,庐阳区已完成探测蒙城路、长江中路、临泉路等16条主次干道,共发现路面空洞、脱空、严重疏松等病害42处。

1月4日晚11点,一辆全地形三维雷达检测系统车缓缓行进在长江中路上。“该检测车通过三维雷达检测系统、新型管线探测专用雷达等高科技检测技术,能够实时探测、精准扫描道路下方5米深的空洞等病害,并且快速三维成像,相当于给道路做‘CT’。”庐阳区城管局市政科负责人介绍,同时检测人员根据三维图谱查看和分析探测成果,做到精准“开方拿药”,后期通过对检测数据的准确上报,道路养护单位便可及时对空洞、脱空及严重土体疏松等病害进行处理,预防道路塌陷事故的发生。

据介绍,近年来由于交通荷载、地质条件、地下管网渗漏、顶管施工等原因,道路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路基沉陷、破损等病害,严重威胁市民出行安全和城市运营秩序。然而,地下空洞往往无法通过肉眼发现,增加了预防道路塌陷的难度。为此,采用高科技IDS Stream X三维探地雷达检测系统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此次探测的雷达设备,能够精确定位,产生高密度、高精度的雷达数据,并无缝导入数据处理软件处理,得到地下物体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高分辨率的3D图像,就像安装了“眼睛”一样,极大地提高了道路病害发现率。

连日来,庐阳区城管局安排检测单位,对全区所有道路分段、分片进行检测。针对排查出的道路隐患,精确建立台账,制定整治方案,做到立查立改,尽快完成隐患整治销号。同时,根据隐患成因分析,联合排水、供水、绿化园林管理中心等部门,建立城市道路塌陷隐患联防联控管理机制,实现长效管理,确保全区道路安全稳定。

据了解,截至目前已完成第一批次环城东路、环城南路、蒙城路、临泉路等16条道路检测工作,经过检测共发现路面空洞、脱空、严重疏松等病害42处,整个塌陷检测工作将于1月底前全部完成。“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检测结果,对严重的病害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并对一般病害加大日常巡查和监测力度。”该负责人表示,采用高科技检测技术,快速、精准地探测,处置地下空洞等病害,能够进一步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通讯员 王善飞 文/摄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