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我省全力保障全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开工建设,努力维护移民群众合法权益。全年争取后期扶持项目资金20.86亿元,同比增长14.3%,增幅全国第三。实施后扶项目2245个,受益移民群众79万多人。月潭水库、粮长门水库、下浒山水库移民安置做法入选全国首批24个水利工程移民安置高质量发展实践典型案例,并在全国推广,入选数量并列全国第一。政策实施绩效评价获得全国“优”等次,排名位居全国第四。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我省实行“提前介入、容缺受理”方式,主动加强与项目业主、设计单位、地方政府等各部门沟通协调,克服疫情影响,优化工作流程,倒排时间节点,压茬推进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及规划报告审查审核工作,极大缩短审查审核时间,有力促进引江济淮二期、怀洪新河灌区、霍山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重点水利水电工程尽早开工建设。
围绕生产发展、美丽家园建设谋划、实施后期扶持项目,努力变“输血”为“造血”,我省持续增加移民收入,全力打造移民新家园,促进移民安居乐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全年组织实施移民美丽家园项目1642个、产业发展项目600个,建成美丽移民村100个,培训移民1000多人次,增加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余元。
据统计,2022年我省全年完成1068套移民安置房建设、1090户移民搬迁安置协议签订。对104个县(市、区)中央扶持基金开展全覆盖绩效评价,进一步规范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推动水库移民后扶政策落地见效。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通讯员 赵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