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池州市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与鸟类保护志愿者在湖区调查监测过程中,意外发现一“国宝”到访。经全国鸟类调查安徽分组专家仔细辨认是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大天鹅。这是平天湖首次记录到大天鹅,再次刷新鸟类监测的新纪录。
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大天鹅
“当时,她正在湖里觅食游弋,非常优雅。”池州市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副处长尹莉介绍,他们和志愿者在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中的月亮湖开展调查监测时发现了这只大天鹅。
随着气温持续降低,元旦新年过后,来到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越冬的珍稀候鸟“大部队”已陆续抵达。主要包括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白鹤、小天鹅、鸿雁及省级重点保护鸟类灰雁、豆雁、斑嘴鸭、绿头鸭等,鸟类总数达20000余只。
湖区内自由飞翔、游弋的小天鹅
监测显示,今年已有24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集群光顾月亮湖湿地,这也是近年来记录到的数量最多的一次。
据资料披露,大天鹅学名Grus leucogeranus,鸭科天鹅属,较小天鹅体型高大,体重8~12kg,寿命20~25年。大天鹅分布于亚洲,冬季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附近湖泊。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此次大天鹅现身平天湖,分析其可能为迷鸟,将平天湖作为食物补给站稍作停歇。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世界上最小的鸭子——棉凫
据尹莉介绍,2014年以来,位于池州市主城区的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月亮湖湿地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份都会迎来野生小天鹅等珍稀候鸟前来越冬,且数量在逐年增加。“白鹤、大天鹅、棉凫等珍稀鸟类陆续现身平天湖,表明我市主城区生态环境日趋优良,湿地资源日益丰富,更加适宜珍稀野生鸟类栖息繁殖。”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常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