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将于2025年全面消除农村水体黑臭 去年已达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1-31 16:42:05

截至2022年底,安徽省累计建成日处理能力20吨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近5000个。1月31日,记者从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我省连续多年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去年全省累计完成883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治理率达到24.5%。但农村环境问题点多面广,治理任务异常艰巨。

“近年来,我省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取得了成效,去年各项环境指标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还存在短板。”安徽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贾良清介绍,2022年我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为23.1%,我省是农业大省,有1.47万个行政村,乡村人口有5000多万人,农村环境问题点多面广、区域差异大,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异常艰巨。

据介绍,当前,我省农村污水治理重点集中在乡镇政府驻地和美丽乡村中心村,83%的自然村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治理,自然村和农户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均较低,整村推进的治理局面尚未形成。

截至2022年底,我省累计建成日处理能力20吨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近5000个。根据相关要求,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过30%,我省将总结提炼出黄山市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治理、巢湖市“粪+水”全域治理等模式,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污水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至2022年,经排查全省共有3600个农村黑臭水体,从分布的位置看,呈北多南少态势,皖北农村黑臭水体明显多于其他区域,淮北、亳州、阜阳等皖北六市农村黑臭水体共3074个,占全省黑臭水体总数的85%;面积为2272万㎡,占全省农村黑臭水体水域总面积的87%。

根据要求,我省在2023年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数量不低于45%,到2025年,农村水体黑臭现象全面消除。针对形成原因和现状,我省坚持“五治两清一连通”系统治理,治理工业和服务业废水,清理各种垃圾,打通连接农村水系等。今年,省财政还将统筹5亿元资金支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其中,拿出3亿元采取竞争性评审的方式选择8-10个有基础、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