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说 | 全国人大代表刘晓华:推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提升企业安全水平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3-12 15:38:49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 多等特点,安全管控点多面广。作为一名来自石化行业的代表,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安庆石化公司党委书记刘晓华提出建议,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是保证运行过程中风险可控的前提。本质安全源于设计、制造、施工水平和相关人的责任意识、履职能力。

为了进一步规范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刘晓华建议推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系统性建设,将设计、制造、施工等单位纳入事故责任追究的共同问责体系中,促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更加有效落实,促进化工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的全面提升。

刘晓华认为,石油化工生产企业是高危行业,对本质安全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而本质安全水平与设计、设备制造、设备安装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近些年发生的多起生产安全事故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系统性全流程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有待深入;在事故问责时追究设计、制造、安装单位的责任还不够。

针对推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系统性监督机制建设,刘晓华建议:

一是健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系统性监督机制。建议国家层面加大对设计单位、设备制造单位、施工安装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的监督,在事故调查处理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设计、制造、施工单位的责任认定和问责,促进设计、制造、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自觉性。

二是强化设计单位安全责任意识。建议国家层面定期对从事化工设计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安全责任意识培训,强化设计质量是化工装置安全运行的最基础保障。

三是强化制造、施工从业人员的素质建设。建议国家层面统筹考虑制造、施工单位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一批人员相对固定、技术素质过硬的队伍,尤其是从事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化工等高危企业行业人员。建议通过资格取证、定期复核等有效手段,提高制造、施工、安装质量,从物和人方面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四是强化石化企业操作人员队伍建设。加大专业技能培训机构建设,完善培训、考核和奖惩机制,提升培训效能。鼓励企业加大资金投入,自觉培养专业技能操作人员队伍,提高人员素质,满足现代化、自动化、专业化生产过程的需要。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常诚 实习生 梅杰)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