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首个儿童肺动脉高压专病门诊开诊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晨 分享到 2023-03-14 14:42:55

日前,复旦儿科安徽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肺动脉高压专病门诊正式开诊,据介绍,这也是安徽省首个儿童肺动脉高压专病门诊。该门诊是对肺动脉高压患儿诊断、评估、治疗及随访的专病门诊,为肺动脉高压患儿制定全面、系统、规范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和监护计划。

肺动脉高压发病率为5-10/百万人/年,未经治疗的中位生存期仅2.8年,堪称“心血管系统的癌症”。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右心功能不全相关症状,常为劳累后诱发,表现为疲劳、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和晕厥等。由于缺氧,患者的嘴唇和手指可呈现蓝紫色,因此肺动脉高压患者也被称为“蓝嘴唇”。

“肺动脉高压病因复杂,实际涵盖了上百种疾病,很常见但易被忽视。”复旦儿科安徽医院儿童心血管外科主治医师刘桂栋介绍,很多临床常见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结缔组织病、心脏瓣膜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睡眠呼吸暂停、肺血栓栓塞、溶血性贫血,甚至门脉高压、艾滋病毒感染等均可导致肺动脉压力增高。

据了解,我国肺动脉高压患者平均确诊年限为2.2年。肺动脉高压患者初步筛查大致都是通过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检查是确诊肺动脉高压的金标准。另外,心电图,胸部X线,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胸部CT,肺动脉造影,心血管磁共振,血液学检查,腹部超声,急性血管扩张实验等相关检查可以帮助评估病情的轻重缓急,从而指导后期患者用药及手术。

研究表明,在既往缺乏靶向药物治疗的时代,特发的肺动脉高压生存期仅为2.8年,未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1年、2年、3年、4年的生存率仅为45%、34%、29%、29%。但目前随着诊治水平不断提升,更多靶向药物的出现以及手术治疗的完善,目前特发的肺高压病人1、3年生存率能达到92.1%、75.1%。所以肺高压的患者应积极规范就诊。

据介绍,该门诊预约挂号,可关注该院官方微信公众号,选择望江路院区的心血管外科门诊→肺动脉高压门诊。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通讯员 江薇薇)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