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菊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好人、安徽省舒城县志菊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志菊从6头猪、20只鸡鸭和半亩多鱼塘起步,到如今拥有生态养殖基地160余亩、种植基地50余亩,带动当地200余人就业。谈到今天的幸福生活,张志菊说:“党的光辉总是温暖每个人,我能做的唯有感恩!”
张志菊对农户进行种植技术培训
身世凄苦 幸逢好时代
1993年,刚出生2个月的张志菊被遗弃在路边,是舒城县山七镇庞畈村的好心人张成贵收养了她。长大后,张志菊到杭州务工,生活逐渐稳定下来。就在这时,张成贵患上了癌症,张志菊回到老家照顾养父。
2018年4月,养父张成贵因病去世,留给张志菊的只剩山间一座破屋和欠下的18万元债。“养父临走的时候让我一定要把欠的钱还上。我在山里养了点猪、羊,决定留下不走了。”张志菊说。
想创业首先得有资金,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张志菊从农村信用社获得第一笔贷款,后来种养殖规模扩大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税务部门主动上门,精准服务,减免税收,“仅去年一年,我们就享受增值税减免18.9万元。”张志菊说,合作社的成长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呵护。
收购农产品
立足乡村 做好农产品
5年前,张志菊成立“志菊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志菊”牌商标,主要从事农产品的收购、包装、销售等业务,将老家山里的黑毛猪、茶油、葛根粉和干菜等各种土特产加工包装后进行销售。同时指导和引导农户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种植、养殖,帮助周边的村民销售,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2022年,合作社租用当地谢榜村撤并的小学空房,利用专项项目资金和自筹资金建立农产品加工中心,打造山七镇农产品展示中心,成立农产品中转站,架起农产品对接城市的桥梁。
张志菊介绍,这个加工中心建好后对合作社来讲是一个新的台阶,有了自己的生产许可证和统一包装,接下来对接一些大农户,让客户采购有更多选择。
直播售羊
直播销售 打开致富门
“我们把这个当地的一些干豆角啊,种的养的呀,把它进行包装去销售,在互联网这个时代里,我们也赶上了直播带货的潮流。”张志菊说。
合作社采取线上“直播带货”和线下销售模式,每天的销售额都超过2000元。如今,舒城志菊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生态养殖基地160余亩、种植基地200余亩,带动了当地200余人就业。2022年,合作社销售额近200万余元,产品主要供应北京和沪苏浙大型企业。通过电商直播带货,张志菊还为山七镇及周边乡镇近千户群众解决了农副产品销售问题。
当地庞畈村的施安定是一名聋哑人,养了十几只鹅。等鹅养大了,他却卖不掉。得知施安定的困难后,张志菊主动找上门,通过自己的渠道,很快就帮他卖掉了白鹅,并请他到自己的养殖基地务工。“多亏了张志菊,我现在收入很稳定,一个月有2500元工资。”施安定比划着手势和记者交流。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方荣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