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笔记】迟到百年的学位证书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4-06-03 09:40:25

1920年,林徽因随父亲林长民来到英国。那时的她,正值青春年华,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在伦敦的街头巷尾,她漫步于古老的建筑之间,那些历经风雨却依旧屹立不倒的古迹,让她感受到了建筑的魅力与力量。她惊叹于那些设计师的巧思与匠心,心中不禁萌生了一个梦想———成为一名建筑师。

回国后,林徽因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梁思成。在梁思成的影响下,林徽因更加坚定了自己成为一名建筑师的决心。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怀着对建筑学的热爱,一同前往美国深造。当他们抵达宾夕法尼亚大学时,却被告知建筑系不招收女生。这个消息如同一盆冷水浇在头上,让他们感到无比的失望和沮丧。

面对这样的困境,林徽因并没放弃,她选择进入美术系学习,同时选修建筑系的课程。林徽因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女生也可以学习建筑学。在美术系的学习过程中,她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才华,不仅完成了美术系的课程要求,还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建筑学学士学位所需的大部分课程。虽然她的才华和努力赢得了师生的尊重与赞誉,但受限于当时的社会观念,她始终未获建筑学学位。

林徽因并未因此气馁。她坚信,只要心中有梦,就能找到通往成功的道路。毕业后,她与梁思成一同回到中国,投身于中国传统建筑的调研工作。他们走遍大江南北,探寻那些被岁月遗忘的古迹,记录下了无数珍贵的建筑资料。在实地调查中,林徽因展现出了作为一名建筑师的才华和敏锐,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建筑的独特之处,她的发现和研究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工作填补了中国建筑学的空白,他们不仅开创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调研工作,还建立了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研究系统。这个系统为后世的建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参考。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建筑学逐渐走向成熟和独立。

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她积极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意为设计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内涵,为国家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然而,在林徽因的一生中,始终有一个遗憾———她未能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学学位。

直到2024年,林徽因的遗憾终于得到了弥补。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韦茨曼设计学院的毕业典礼上,林徽因的外孙女于葵代表她接受了迟到近百年的建筑学学士学位证书。这个荣誉的颁发,不仅是对林徽因个人才华的肯定,更是对她为中国建筑学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的认可。

林徽因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卓越的才华在建筑学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让国人看到了中国女性追求梦想的勇气。(梁水源)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