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融】安徽汽车产业与场景创新怎样擦出火花?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5-01-26 14:13:33

2024年,安徽汽车产量首次突破300万辆。在安徽,汽车产业不仅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也为持续不断的创新提供了巨大的产业场景机遇。去年12月,省科技厅印发《安徽省场景创新工作推进导引(试行)》,统筹全省场景创新资源,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首试首用机会,加速推动特定领域技术革命性突破。近日,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产业链公司代表,走访东超科技、江淮汽车等企业,在合肥调研场景创新与汽车产业的融合创新。我省相关部门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

皖车2024产销两旺

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消息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310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最新数据同时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

在安徽,2024年汽车产量继续保持40%以上增长、达357万辆,同比增长43.3%;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94.5%、达168.4万辆,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出口方面,安徽汽车出口占全国比重25%。蔚来汽车迎来十周年重大发展时刻,推出行政旗舰轿车ET9,成为中国首款搭载线控专项技术的量产车型;大众安徽上市首款纯电动SUV轿跑ID.与众;江淮汽车与华为合作推出的尊界S800填补国产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市场空白。国轩、中鼎入选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

出口方面,2024年安徽整车出口量跃居全国首位,奇瑞汽车出口量超百万,全国每出口4辆汽车中就有1辆为安徽造。

2024年,安徽抢抓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和产业机遇,保有量突破百万,新增近45万辆,新增渗透率41%。安徽各城市推出多轮汽车消费优惠政策,推动汽车以旧换新等消费市场增量。

截至2024年底,安徽累计建成充电桩超70万个,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基本实现全覆盖,乡镇充电桩覆盖率提升至95%以上。

今年省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对2025年安徽汽车产业发展也做出布局,将建设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研究院。加快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支持汽车“皖军”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生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中心。推动优势产业“抱团出海”方面,安徽将加快汽车、新能源等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推进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建设方面,将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安徽将全面运行“双碳”管理一体化平台,在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开展碳足迹核算。

安徽将加速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产业生态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2025年工作的相关布局,无疑为安徽汽车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场景机遇。下一步,汽车产业与场景创新如何融合发展?近日,由安徽省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主办的“黄山松”专家专题研讨会在合肥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与省发改委、省科技厅、安徽省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马鞍山市、滁州市、芜湖市相关主管部门以及合肥场景应用创新促进中心有限公司、相关企业共论汽车产业与场景创新的未来。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国际组织创新学院副院长叶选挺教授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带来技术范式、创新范式的变化,场景正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速融合的重要牵引力。“场景不完全等同于市场。场景提供了挖掘市场、寻找市场的重要接口,需要政、产、学、研、用从多方面共同发力,最终将场景转化为真正的企业价值,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叶选挺说。

安徽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叶江峰教授认为,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实施跨界场景创新,是破解单项冠军企业锁定某一产业内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单项冠军企业,除了可以在既定的产业领域内深耕细作之外,还可以将关键核心技术孕育其他场景,催生出新的技术、新的市场发展基础。”

北京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尹西明是国内较早提出“场景创新”概念的专家之一,他认为,把握场景驱动创新机遇,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战略突破口。“场景驱动创新过程中,既要关注当下,将现有技术、数据和产品应用于特定领域或场景,实现价值倍增;更要放眼未来,基于未来趋势与未来场景,凝练科学问题,牵引突破技术瓶颈,培育创新性人才,创造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流程乃至开辟新市场、新赛道和未来新产业。”尹西明说。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金珺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深入剖析了场景创新在产业中的落地路径。在她看来,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出行中的一个巨大的应用场景,应该重新定义汽车的角色,使之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智能伙伴。在这样的转型过程中,车企应该通过场景,找到真实的市场需求。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动态竞争与创新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张雪梅认为,场景的重要作用之一是链接开放与自主、供给与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把场景和技术、产品放在了同一高度,这意味场景已经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生产要素,应该重视激发这一生产要素。”

“当前,合肥正式对外发布了场景创新‘1124’生态体系,标志着合肥进入场景创新3.0新阶段。到2025年底,合肥将围绕‘6+5+X’产业集群体系融合发展,广泛开放城市场景机会,全面实现跨界资源整合协同创新,推动合肥场景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打造全国领先的场景创新生态。”合肥市场景应用创新促进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弼介绍。

安徽省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主任喻东认为,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特别是考虑到创新的不确定性与创新资源管理的跨组织、跨边界协同特性,以场景为牵引,在场景中开展创新工作、寻求创新成果,是实践证明有效的工作方式。场景发掘、设计、价值评估等相关工作是高价值的专业工作,需要得到更大的重视。今后,安徽省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将着重加强相关能力建设,在场景创新中与共创价值、共享成果。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后市场推进组组长、人才和开放推进组组长陈姝彤陈姝彤表示:“下一步,省汽车办将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筹部署,会同各有关方面围绕提升创新能级、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强化试点示范、扩大开放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 通讯员 程鸿鹤)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