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特别报道】合肥野生动物园动物保育员张春雪:我真的很喜欢这份“治愈感满满”的工作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5-03-07 23:21:00

在经历了12年寒窗苦读和4年“镀金身”的象牙塔生活后,她转头去当了“铲屎官”;明明可以选择游览世界各地赏尽风景的工作,她却钻进笼舍伺候“毛孩子”的起居……看似有些不可思议的事,就发生在合肥野生动物园动物保育员(饲养员)张春雪身上。提到自己的职业选择,99年出生的她微微一笑,很自信地说,“我真的很喜欢这份‘治愈感满满’的工作。”

95后大学生应聘当上“铲屎官”

张春雪在大学里学的是旅游专业。在一般人眼里,她应该和她的同学一样,毕业后进入文旅行业。要么当一名走遍世界各地的导游,要么做一个给旅行者策划线路的旅行策划师,或者开个自媒体账号当旅行博主……然而,职业命运的转折点只是因为无意中在网站上看到一则招聘“铲屎官”的信息。

“当时就是偶然间点开了合肥野生动物园的招聘广告。”张春雪告诉记者,她从小就很喜欢动物,先后养过猫、乌龟、小鸡等宠物,现在也还养了两只猫。“到动物园里当个‘铲屎官’,貌似也挺好的。毕竟和可爱的动物们在一起,就是一件很治愈的事。”

火速上岗,成40多个“毛孩子”的妈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刚到动物园工作的时候,张春雪先前的“铲屎官”经验在老饲养员的眼中,根本不值一提。“几乎是从头学起。了解每种动物的习性(包括性格、爱好、饮食等),学习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等等。”据张春雪介绍,动物园的饲养员在正式上岗之前,要经过多轮培训,还要跟着老饲养员见习。

可能是先天对动物们的喜爱,加上耐心又细心的性格,张春雪很快就补上了动物饲养员的课,工作之余还主动从网络上、书籍里寻找饲养动物的知识。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学习,她很快就成了41只“毛孩子”的妈。“我现在主要负责饲养6种共计41只猴类,包括黑帽悬猴、环尾狐猴、藏酋猴、卷尾猴、猕猴等。”其中,来自马达加斯加的环尾狐猴是她最喜欢的。

“环尾狐猴胆子很小,比较害怕和陌生人接触。”回忆起最初和环尾狐猴见面的场景,张春雪印象很深刻,“刚一进笼舍,它们立马四散逃跑,有的甚至逃到很高的树枝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朝夕相处,环尾狐猴们渐渐接纳了她,也愿意从她手里接过食物。“它们性格非常温顺,小手很软,抱在怀里毛茸茸的。”张春雪告诉记者,每当太阳出来的时候,环尾狐猴们就会坐成一排,张开双臂晒太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打坐’,姿势非常可爱。”在和记者谈话间,她又给走近的环尾狐猴来了一个“摸头杀”,引得围观游客羡慕不已。

环尾狐猴最大的特征是有一条长长的黑白相间的尾巴,“这也是它们在种群里的地位象征。”据张春雪透露,有些游客在游园过程中,可能会看到个别环尾狐猴尾巴相对较短。“不用苛责动物园没照顾好,动物们在相处过程中,难免会有争斗导致受伤。我们饲养员一旦发现,都会及时阻止、积极治疗。”对于尾巴受伤变短的环尾狐猴(地位会降低),她也会多给予关照,多投喂一些食物或者单独投喂。

“早八晚五”,当饲养员快乐又轻松

大学本科毕业生放弃很受欢迎的行业当饲养员,在不少人看来是“大材小用”。但张春雪并不这么认为。在国家最新的职业名称中,动物园的“饲养员”应该叫做“动物园保育员”,他们的职责也不再是打扫笼舍那么简单,还要参与动物保护研究、做科研课题,比如动物营养学、动物行为学、动物谱系、动物繁殖等,同时还要参与对公众的科普教育等。

“对于我而言,我喜欢这种‘早八晚五’相对稳定的工作,更喜欢和动物们每天粘在一起。”张春雪给记者罗列了一天的工作流程。每天早上到动物园,首先巡视展区,主要是观察“毛孩子”们是否健康,有没有异常行为。“这个过程直接关系到它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毛孩子”不会用语言表达身体的状况),所以要非常细心,任何一个细小环节都不能放过。”有一次,张春雪发现一只“毛孩子”走路有点瘸,但又观察不到明显伤口。“最后在兽医的帮助下,找到了被铁丝戳到的伤口,进行了治疗。”为了防止其他“毛孩子”也遭遇类似伤害,张春雪随后又对笼舍进行了仔仔细细地检查,清除了可能存在隐患的铁丝头。

巡视完毕后,就开始给“毛孩子”们准备餐食。“每种动物的饮食都是不一样的,在不同时节还要调配不同的饮食。比如,夏天给它们多喂些含水量高的水果,冬天多准备一些窝窝头之类的主食,给它们储存脂肪越冬。”动物笼舍卫生打扫是每天必不可少,虽然“毛孩子”们体型不算大,但张春雪每次进入笼舍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防止有淘气的“毛孩子”冷不丁偷袭一下。在打扫笼舍的过程中,她还要观察“毛孩子”们的粪便,以及近距离观察它们的活动情况,再次评估健康情况。

每天的互动和接触,无微不至地照顾饮食起居,让张春雪和“毛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随时随地的“摸头杀”也羡煞了无数游客。“每次看到小家伙们友好地向我伸出小手,或者争前恐后地跑来吃饭,都是我最开心幸福的时刻,感觉自己的烦恼被瞬间治愈,再苦再累也都值了!”

希望游客文明游园,谢绝投食!

对于自己的未来,张春雪坚定地表示,要将这份工作继续做下去,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如果有机会,希望能了解更多的动物,通过和它们的接触、互动,感受生命的多样性。”除了把每天的饲养工作做好,还会在动物营养学、疾病治疗等方面进行一些探索,积极参与动物园的科普宣传,让更多人参与到保护动物的行列里,和动物们做朋友。

另外,她也希望借助安徽商报向游客们呼吁,逛动物园时请文明游园,不要投喂动物!动物园内有动物食堂,每天会依据动物的饮食习惯搭配瓜果蔬菜、肉蛋窝头等,动物们的菜单都是经过科学配比的、且营养丰富。“动物们之所以会吃游客投喂的食物,其实并不是饿了,更不是动物园餐饮不足,就像家里的熊孩子吃完饭还会偷吃零食,只是因为看到零食会嘴馋。”所以,动物们在吃了游客投喂的食物后不吃正餐会影响它们的身体健康。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文 杨雪娇/摄)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