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五一”假期最后一天,由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带来的经典剧目《天仙配》在安徽大剧院精彩上演。
作为“好戏安徽”黄梅戏文化精品剧目展演展示工程暨文化惠民促消费活动——第二季“致敬经典 凤鸣声声”活动的最后一场演出,广大戏迷享受了一场视听盛宴。当晚安徽大剧院内座无虚席,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三岁幼童,共赏黄梅戏艺术的魅力。
来自合肥的于沐然虽然只有20岁,却是个“老戏迷”。她告诉记者:“我喜欢看戏,现在很多娱乐产品都太‘速成’,但传统戏曲的唱念做打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唱本有文化,我觉得传统戏曲特别有魅力。”她平常也会和家人朋友去天仙配茶戏楼看戏,“但该戏楼的演出基本是唱段和小戏,现能在现场看经典黄梅戏《天仙配》,还是两位白玉兰获奖者联袂演出,必须抢票!”
本场演出由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获得者袁媛和一级演员、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配角奖”获得者赵章伟倾情演绎。袁媛说:“非常高兴可以在假期最后一天为大家带来这场演出。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觉得文化惠民活动非常好,可以让观众用低成本看到高质量演出,得到文化精神方面的滋养。”赵章伟则表示:“我们把每一次演出都看作对经典、对老一辈艺术家的致敬,会用心、用情完成每一次演出,把最好的黄梅戏带给观众。”
来自芜湖的汪芮阿姨和孩子一起来看演出,“孩子说合肥有文化惠民活动, 前排戏票80元一张。我们早上坐动车来,晚上看完演出再坐最晚一班车回去,芜湖到合肥很方便,动车只要30分钟,‘五一’假期, 双城生活很精彩。”
当晚的安徽大剧院,除精彩的演出外,开场前的文化市集也很热闹。来自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化妆师现场为戏迷朋友们扮起戏妆,还提供演出服让大家拍照留念。现场有很多精美的黄梅戏文创产品,都来自安徽有戏数字传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负责人段倩倩说:“我们文创产品的设计灵感全部来自黄梅戏的经典人物,有冰箱贴、拼图、笔记本等,很受欢迎。传统戏曲文化很受年轻人的喜爱。”市集上,还有来自皖新传媒的书摊、美迪园艺搭建的鲜花角,合肥市中心图书馆的黄浪则在大厅里卖力给自家账号拉关注,“我们跟了两天演出,很多老城区的人还不知道我们馆开了,参加这次文化惠民活动更了解读者需求了,这个假期过得很有意义。”
■ 本报记者 陶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