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置地的社群实践:从“造房子”到“造生活”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周继龙 分享到 2025-05-16 15:03:44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生活的缩影。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夜晚的万家灯火,社区承载着人们对家的向往,也见证着人与人之间最温暖的连接。然而,当城市的脚步越来越快,社区是否还能成为人们心灵的港湾?当物业服务从“保基本”向“创美好”转型,社区营造的意义便在于重新定义“家”的边界——它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延伸,更是情感、文化和价值的交汇点。

在“社造+我们的山河海洋”新质物业系列报道中,我们将走进部分社区,探寻物业如何让社区从基础服务向生活服务升级,从服务空间向人文空间延伸,从单一管理向共建共治转型。我们,将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社区故事,感受到物业服务如何让生活更有温度,社区更有归属感。

这不仅是物业的探索,也是在探索我们共同的“山河海洋”。

乒乓球社群活动3.jpg

乒乓球联赛.jpg

5 月 6 日,天珑广场一家体育俱乐部内,一场激烈的乒乓球友谊赛正在进行。球桌两侧,球手们挥舞着球拍,你来我往,小小的乒乓球在空中飞速穿梭。球桌旁的观众不时叫好、加油。这场“球赛”,是附近华润凯旋门社区居民自行组织的,不仅展现了居民们高超的球技,更彰显了社区的活力与凝聚力。

乒乓球社群活动1.jpg

乒乓球社群活动2.jpg

“我们去年曾组织过一次规模较大的球赛,但目前还是以社群活动为主,没有商业方面的规划。” 华润凯旋门小区 “乒在一起” 乒乓球社群主理人温祥表示。他也是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希望将乒乓球与书法的深厚文化底蕴融入社群活动。

截至目前,华润置地合肥公司已成立 60 + 兴趣社群,拥有 100 + 主理人。这些社群涵盖体育、摄影、女性力量、儿童美育等多个领域,成为社区营造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社群营造:重构社区的温度与活力

“乒乓球作为国球,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许多人从小便接触并喜爱这项运动。” 温祥认为,书法同样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尤其在没有电子产品的时代,手工书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乒乓球和书法融入社区活动,不仅能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还能增强社区的文化氛围。

在传统节日期间,华润凯旋门小区及所在社区会举办春联书写、送福字等活动。这些活动增进了居民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书法艺术以文字为载体,传承了篆、隶等古法字法,书写内容多为古诗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在社区中开展此类活动,可以让传统文化更加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 温祥说,社区乒乓球联赛等活动,让居民们在平时练球的同时,生活中也相互帮助,真正体现了 “远亲不如近邻” 的邻里情谊。

毛笔字写春联1.jpg

毛笔字写春联2.jpg

在合肥华润幸福里社区,摄影社群的主理人赵明正在组织一场以 “春之焕新” 为主题的摄影活动。作为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和老年大学声乐老师的赵明,将摄影与音乐的艺术理念巧妙融合。他鼓励群员们用广角镜头记录社区周末的热闹活动,用特写镜头捕捉邻里间的温馨瞬间。在赵明的引导下,居民们拍摄出了一张张充满情感的照片,也在镜头中发现了社区生活的别样魅力。

赵明认为,摄影不仅是记录生活,更是连接人心的艺术。他通过引入摄影与音乐中诸如留白、对比等共通的艺术理念,鼓励成员多探索多尝试,营造分享型的摄影社群。他强调 “接地气” 的艺术创作,让社群成员可以切身参与到艺术创作过程中来,注重拍到比拍好更重要,提升拍摄体验。他还会在工作日抽空去市区各处踩点踩机位,为群员提供周末出游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捕捉社区的独特魅力和人文故事。

音乐会.jpg

社群的力量:从个体到共同体

在华润置地的小区内,社群已经成为连接居民情感、提升社区活力的重要纽带。从乒乓球比赛到书法活动,从摄影分享到女性力量的展现,华润置地的社群活动正在不断丰富和深化。

“社区营造是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我们目前大概还处于1.0 版本。既要物业引导,也离不开业主自发,多数主理人并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或者商业计划,因此,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温祥说。

在这种背景下,计划或者规划就成了 “稀缺”。

射箭活动.jpg

射箭活动3.jpg

在华润澜溪镇社区,“女性力量 OK 姐” 主理人杨捷则希望通过自媒体平台,将女性力量的故事传播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她创立的 “OK 姐姐们” 账号,以真实感人的女性故事为载体,展现女性在生活中的坚韧与美好。

杨捷表示:“女性的力量是多元的,通过社群活动,我希望能让更多女性在社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她还提到,商业活动与社区结合具有天然优势,通过商业合作可以为社区提供更多资源,同时也会为商家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数据与成果:社群营造的成效

在华润置地的社群营造实践中,居民的参与度和幸福感显著提升。数据显示,社群活动的参与率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40%,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达到了 95% 以上。通过社群活动,居民们不仅丰富了业余生活,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位参与了多次社群活动的居民感慨地说:“以前在社区里,大家都互不相识。现在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不仅认识了很多邻居,还一起参加了很多有趣的活动,社区的氛围变得越来越温暖了。”

万象城滑冰.jpg

国风运动会1.jpg

观影节1.jpg

华润置地的社群营造之路还在不断延伸。

未来,在华润万象生活物业航道——万象服务小区内,华润的地产航道联合物业航道,将推出更多创新的社群项目,将社区打造成为居民的精神家园和生活乐园。同时,华润置地还将继续深化与主理人的合作,为居民提供更多高品质的社群活动。

达尔文课堂1.jpg

达尔文课堂2.jpg

一份材料显示,华润置地旗下的“润比邻” 品牌,秉持 “社群有温度,生活有意思” 的理念,通过平台化运作、精细化服务、体系化运营三大模式,围绕 “社群内容、社群空间、会员福利、线上陪伴” 四大核心内容,全生命周期覆盖业主的居住体验。

从概念的提出,到推动活动的推动,华润置地在合肥已打造出润 BA 联赛、小企鹅计划、乒乓球联赛、乐活一夏、小马会等 IP 活动。

社群的可持续发展:从社区到商业模式

社区营造始于社区,却不应妨碍商业力量的介入。

在之前的采访中,一位上海的社造专家就告诉记者,社区或小区相当于一个创业孵化园,物业不妨做一个创业孵化的导师,协助主理人孵化相应的社群活动,不拒绝在相应的社群活动引入商业模式,“只有自身造血,社群活动才能走得更远,也才有可能从社群活动升级至社区营造”。

足球社群活动.jpg

万象城滑冰2.jpg

“社区营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持续投入。但当看到社区因大家的付出而变得更好,所有努力都值得。” 温祥表示。

在华润置地的小区里,物业服务已经从传统的 “房屋管理者” 转变为 “生活服务商”,社区也从 “居住容器” 变成了 “精神原乡”。

从钢铁森林中的一座座孤岛,到充满欢声笑语的温暖家园,华润置地的社群营造实践正在逐步编织出一幅幅动人的社区画卷。

“有些事情,急不得。”一位主理人告诉记者。在商业化推动、运营理念以及社区内生动力的激发上,华润置地和万象服务还在追赶,但这并不妨碍它已经在社区营造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对于物业行业来说,专家认为,物业企业不妨进一步探索如何将社群活动与商业资源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应更加注重居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激发社区的内生动力。社区营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时间、耐心和持续的努力。

正如每一个温馨的社区故事所展现的那样,华润置地在未来的社群营造中,可以借鉴更多成功案例,不断优化运营模式,让社区真正成为居民心灵的港湾和生活的主场。这是一场关于人与人、人与空间、人与生活的深刻对话,而华润,正用它的实践,书写着属于社区的温暖答卷。(张伟)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