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合肥包河区人民检察院:“彩宏护未”绽芳华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5-06-04 15:57:33

作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实践基地,近年来,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检察院“彩宏护未”未检团队始终践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以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融合履职为根基,创新推出“彩宏正枝”“彩宏护蕊”“彩宏益心”“彩宏未士”四大专项行动。2022年至今,该团队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071件1603人,构建起“司法惩治+教育矫治+社会治理+品牌辐射”的全链条保护体系,先后获评“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办案团队”“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等称号,成为安徽省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标杆力量。

附条件不起诉考察转化成功率98%

“感谢检察官,我以后一定会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023年,17岁的郑某某伙同他人实施拉车门盗窃财物5100元,后用所得赃款入住合肥市包河区一电竞酒店,一个月后,郑某某在合肥市包河区另一电竞宾馆房间内被抓获归案。当年10月23日,公安机关以郑某某涉嫌盗窃罪移送审查起诉,鉴于郑某某犯罪时系未成年人,具有坦白、认罪认罚,赔偿损失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等情节,检察机关依法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考验期六个月。

审查起诉期间,检察机关发现郑某某于一电竞宾馆被抓获归案。

以“电竞+住宿”为卖点的电竞酒店近年来备受未成年人青睐,但因存在行业归属不清晰、不如实登记入住人员信息、违规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等问题,一度成为未成年人保护盲区。针对争议问题,2023年11月13日,检察机关与文旅部门展开磋商,制发《检察建议书》。同时,检察机关联合文旅部门开展电竞酒店行业集中检查,现场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发放、张贴海报,联合文旅部门拍摄普法微视频——《电竞酒店 非“成”勿住》,从而促进电竞酒店经营业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主体责任,扩大法治宣传教育范围,达成电竞酒店严禁接待未成年人的社会共识。   

包河区人民检察院严格落实刑事诉讼法关于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特别程序,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包河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文宏介绍,包河未检办案团队秉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探索开展未成年人罪错分级干预工作。  

“对初犯、偶犯未成年人落实‘不捕不诉+观护帮教’。”文宏表示,2022年至今,团队受理审查逮捕案件384件550人,不捕365人,不捕率66.72%;受理审查起诉案件687件1053人,附条件不起诉342人,相对不起诉240人,不诉率56.64%,附条件不起诉考察转化成功率98%;对暴力犯罪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创新引入司法社工制度,构建“检察官+心理咨询师+社工”帮教体系,累计开展社会调查2006人次、跟踪帮教1875人次,帮助迷途少年重返校园或习得职业技能。

“彩宏护蕊”织密“双向保护”防护网

包河未检团队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自2022年以来,办理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案件158件,对114件案件提前介入侦查,率先建立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中心,实现询问取证、心理疏导、司法救助“零次伤害”。推动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牵头联合区妇联、区教体局、区卫健委等九个职能部门出台《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2022年通过该制度发现并办理某医院未报告未成年人遭受性侵案件,依法向医院制发《检察建议书》,要求医院全面排查整改。2022年联合区法院成立“涉未成年人家事法律工作站”,建立案件联动机制,强化对抚养权纠纷、家庭暴力等情形的支持起诉。  

从个案办理延伸至类案监督,2022年,包河未检团队耗时近两个月对全市近三年办理的刑事案件进行了逐案分析,从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受教育情况、相关职能部门的履职情况等方面查找问题,形成调研报告,并提出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专项检查的机制。2023年以来,针对校园周边违规售卖电子烟,宾馆、电竞酒店、纹身店接纳未成年人等问题,制发诉前检察建议51件,通过公益诉讼推动市场监管部门查处违法商户;针对网络空间涉未成年人乱象,向互联网平台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清理有害信息。创新开发“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公益地图”,标注辖区重点风险场所,实现动态监管。

“彩宏益心”走新更走“心”

包河区人民检察院引入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构建“心理测评+危机干预+长期跟踪”服务链,累计为214名涉案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测评和矫治。同时,设立未成年人司法救助专项基金,累计为16名未成年被害人发放救助金28.9万元。创新“物质救助+就学帮扶+就业支持”模式,帮助困境儿童获得职业技能培训机会。联合妇联、民政建立“困境儿童保护联动机制”,推动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在普法宣传方面,打造全省首个体验式“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设计动感单车、游戏问答等互动项目,开展“彩宏护未 法治夏(冬)令营”活动,自2022年以来,共接待84场次3525名师生家长;创新“法治副校长2.0”工程,研发涵盖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等主题的“法治教育课程包”,开展“点单式”未成年人普法宣传;与包河区教体局联合将常态化普法宣传融入校园课堂,全区中小学在周二、周四分批次走进基地开展《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迄今为止共有32所学校1400多名师生完成基地学习。在学校成立“法治社团”,从学生中培养“法治宣传员”16名,形成“检察官引领+学生传播”的普法新生态。  

同时,包河区人民检察院还创建“彩宏护未”工作室,拍摄《彩宏姐姐“未”你说法》系列普法短视频17部,将禁毒、预防校园欺凌、开学第一课、开学季防诈骗等微视频覆盖全区91所中小学,并被多方平台竞相转发推广;突破传统普法边界,向全市200余条公交线路车载电视投放法治视频,日均播放量超3000次。2022年“云游法治基地”直播活动吸引35.4万网友在线观看,开创“指尖上的法治课堂”。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刘晓然)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