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民生 办实事】安徽逐步实现全省范围内法律援助通办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5-08-25 15:11:27

今年以来,安徽省高质量组织实施困难群众法律援助,将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老年人、青少年、妇女和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作为法律援助重点服务对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援助服务,实现民事、行政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刑事辩护案件法律援助全覆盖。截至7月底,全省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8756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6.77%。

高质量组织实施法律援助

今年,我省司法行政系统出台《2025年度全省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实施方案》《2025年度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办案任务分解表》,细化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部署全年工作。同时,省司法厅全力配合省人大于2025年3月完成《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修订。

新修订的《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增加了依法请求行政补偿、请求产品质量事故损害赔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农业生产损失纠纷等6项法律援助申请事项,同时授权市级人民政府可以补充法律援助事项、降低法律援助经济困难门槛,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

另外,我省不断深化刑事法律援助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省司法厅会同省检察院印发《关于开展刑事案件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的通知》,将法律援助刑事案件全覆盖范围延伸至审查起诉阶段,有效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

逐步实现全省范围内法律援助通办

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异地就近申请法律援助维权,今年4月,我省黄山市与浙江省衢州市、福建省南平市、江西省上饶市签署《浙闽赣皖边际地市法律援助协作共同体合作协议》,探索建立跨区域法律援助,让群众少跑腿。

另外,我省探索法律援助全省通办,打破法律援助市域指派限制。合肥等市试点推行市域内法律援助受理、审查、指派一体化通办。而“建立全省统一的法律援助申请受理平台,实现法律援助申请全省通办”已写入今年新修订的《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将逐步实现全省范围内的法律援助通办。

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

我省始终将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未成年人、军人军属等特殊困难群体列为重点对象,持续开展多种法援惠民生活动,针对特殊群体特点,分类施策,确保服务精准有效。

我省法律援助机构聚焦农民工讨薪维权,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将婚姻家庭纠纷、土地流转纠纷、社会保障、劳动纠纷等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范围;针对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工作特点,市、县(区)法律援助中心提供延时服务。

残疾人法律援助方面,完善服务网络,依托残联、共青团、特殊教育学校等机构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优化无障碍服务,设置无障碍通道,提供手语翻译。聚焦老年人权益保障,简化申请流程,对70周岁以上且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免于经济困难审查,实现“即申即办”。

同时,我省法律援助机构聚焦军人军属服务,联合多家单位出台《安徽省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成立省级公共法律服务拥军维权中心、市级公共法律服务拥军维权工作站、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拥军维权工作室,形成“一中心一站一室”拥军维权服务网络。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张剑)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