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感受到交管服务就在身边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5-08-25 15:24:24

从今年8月1日起,全省交警携手寄递企业推动降低车驾管网办业务寄递费用,优化“掌上办理—寄递到家”服务,预计每年可为群众减少相关费用支出800余万元;

  推动79项交管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综合窗口办理,实现统一受理、综合服务和“一站式”办理,实现公安事项“一窗通办”且做到“最多跑一次”;

  打通公安、商务、保险、税务、金融等部门数据壁垒,实现各部门数据共享联网应用,推动业务协同联动、融合互通,补齐车辆全生命周期管理“最后一公里”……

  这是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全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重点事项落地见效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围绕车辆“全生命周期”,以重点事项应用清单为牵引,以部门协同流程再造为关键,以群众需求人民满意为导向,构建“高效办成、降本增效,数据赋能、集约整合,有求必应、使命必达”的公安交管服务体系,实现跨部门协同、跨地域协办、跨业务共享、跨层级联动,实现一门办、一窗办、一网办,促进了行政效能整体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门办一窗办一网办

  围绕车辆报废、车辆解抵押、新车上牌等12项涉及公安交管部门的重点事项,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聚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系统通联、业务协同,推进数据融合、技术融合、业务融合、系统融合,聚焦车辆“全生命周期”,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政务服务数智化。

  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联手省数据资源管理局印发了《全省公安交管政务服务改革工作方案》,按照“能进则进、应进全进”原则,推动公安交管政务服务向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以及保留公安政务服务的派出所集中进驻,实现了公安综合窗口业务受理全面融合。

  全省推动79项交管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综合窗口办理,实现统一受理、综合服务和“一站式”办理。将全省政务服务中心1199个公安专业窗口整合为723个综合窗口,全面打造政务服务“一窗通办”,实现公安事项“最多跑一次”。依托政务服务业务中枢,推动业务协同联动、融合互通,集成挂载、联调测试、迭代优化,补齐车辆全生命周期管理“最后一公里”。

  “我们深化科技赋能应用,以部门协同流程再造为关键,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实现交管服务一门办、一窗办、一网办。推进交管服务融合办、拓展办、辅助办、集成办、跨域办、联动办,构建数据赋能、集约整合的公安交管服务体系。”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总队长郑旭东说,这样打通了公安、商务、保险、税务、金融等部门数据壁垒,实现各部门数据共享联网应用,为车辆报废、车辆解抵押、新车注册登记等“一件事”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据统计,今年以来安徽公安交管业务在全省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综合窗口利用效率提高近40%;交管业务网办比例达85.12%,同比改革前提升8个百分点;累计为企业群众提供“一件事”相关服务超50余万次;办事跑动次数减少92%,压缩办理时限65%,提交材料减少58%。

集成办跨域办联动办

  在构建数字赋能的基础上,如何发挥“智”的作用,提高“惠”的效能,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依托交通管理数据“省级集中”和“大数据分析研判平台”,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搭建业务模型,集成图像识别、智能语音、数据抓取等技术,通过AI语音完成申请确认、办理进度查询、告知提醒等工作,用平台“智慧大脑”挖掘数据潜力、惠及办事群众。

  “我们还通过‘无证明办事系统’调用接口数据2.95万条,在提高办理效果的同时,有力支撑‘无证明城市’建设。”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副总队长王磊说,全省首创将车辆解抵押“一件事”纳入省级拓展事项范围,群众跑动次数由4次减少至0次,单笔业务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缩短至1分钟,为群众节省办事成本50余万元。

  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坚持完善工作机制,推进交管服务集成办、跨域办、联动办,将关联性强、办理量大的车辆报废、车辆解抵押、大件运输等业务事项集成办理,重构业务流程,优化前后置环节,实现线上“一表填报”、线下“一窗受理”、办理“一套材料”、审批“一次联办”。目前,电子驾驶证、电子行驶证申请数量已达519.9万张、694.8万张。

  今年以来,安徽省通过预查验新车登记120余万台,服务二手车交易76.62万辆,同比上升24.76%。

  “我们还以‘车辆报废一体化平台’建设为牵引,创新系统融合,打通行业壁垒,推动建立报废回收市场竞争机制,车辆残值提高近两倍。”王磊说,通过预查验的国产小微型客车注册登记“全程网办”和转让过户、报废注销“一站通办”,实现车辆登记全周期从“要跑七八次”到“一次都不跑”,推动了汽车消费提质升级。

  安徽公安交管部门持之以恒抓好“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落实,围绕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推出更多公安交管高质量“高效办成一件事”供给,持续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向“高效办成一类事”转变,最终实现“高效办成每件事”的目标。

直接办视频办提醒办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基于这一理念,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持续做到深入基层、倾听民声,构建“需求导向”的贴心服务。

  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建立了动态精准服务清单,智能感知、主动办理驾驶证期满需换证、超龄驾驶人需降级等服务人群和可免检申领检验合格标志、未完成驾驶人体检等业务,通过“主动办”,有效解决因群众疏忽、遗忘等原因导致逾期未换证、未申领检验合格标志等问题,实现主动服务的“提档升级”。

  “我们通过精准研判,充分考虑老年人、残疾人、重型车辆驾驶人、外国人等特殊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将驾驶人审验、延长驾驶人体检周期等业务纳入‘直接办’(即直接办理驾驶人审验,直接生成机动车电子注销证明,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直接延长办理驾驶人体检周期)范畴。”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同时,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还鼓励各地研究出台“视频办”、移动车管所“上门办”、快递企业上门取件等便民服务。通过流程智能再造,优化“数据提取—数据汇集—分析研判—筛选确认—服务确认—追溯闭环”的“六步智办”流程,再用语音电话、短信等方式温馨提醒符合条件的驾驶人和机动车所有人,实现车驾管业务办理整体闭环。

  此外,安徽各地还创新“流动车管所”,接受企业预约,将驾驶人体检、补换领牌证、外国人临时驾驶许可等12项服务“送上门”,目前已前往洽洽食品、比亚迪汽车、蔚来汽车等企业52次,办理业务3000余笔。

  截至今年7月10日,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已“直接办”35.18万笔,“视频办”1963笔,“上门办”6855笔,实现“免审即享”“在家即办”;通过“提醒办”59.22万笔,实现沟通“靠前一步”、服务“贴心一点”,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交管服务就在身边。

  “我们深化机动车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集成改革,推动相关信息联网核查、相关事项集成办理,实现车辆注销、车辆解抵押等‘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郑旭东说,全面推进公安交管政务服务改革,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提升公安交管服务质效,实现了车驾管服务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再到“智能”“无感”的进阶跨越。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