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出现手麻、关节疼可能第一反应是“累着了”“贴点膏药就好”,可有时越拖越重。程序员小陈,手麻半年误当“鼠标手”,直到找到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超声医学科,靠高频肌骨超声检查诊断为“肘管综合征”并通过超声引导下微创治疗重返岗位。
30岁的小陈是名程序员,近半年右手小指、无名指总发麻,握鼠标时没力气,甚至手指有点变“爪形”,敲代码都磕磕绊绊。他以为是常说的“鼠标手”,贴了止痛贴、做了按摩,可一点没好转。
日前,他来到中国科大附一院南区超声科,医生为他进行了高频肌骨超声检查。超声探头如同一个“高清雷达”,清晰揭示了他肘关节内部的病变:在肘管,负责手部感觉和运动的尺神经受到了周围增生韧带的卡压,神经变得肿胀、扁平,就像一根电线在狭窄的管道里被压住了,信号传输不畅,导致手部麻木无力。
经诊断,小陈患了“肘管综合征”。医生向其解释,“鼠标手”(腕管综合征)压的是 “正中神经”,会让拇指、食指、中指麻;而“肘管综合征”压迫的是尺神经,典型症状是小指和无名指的麻木、无力。鉴于小张的病情已影响功能,团队为他制定了“超声引导下尺神经水分离松解术+药物精准注射”的微创治疗方案。
在超声的实时动态引导下,针尖精准抵达卡压的神经部位,通过注射少量液体将神经从粘连的组织中“剥”开,再在肿胀的尺神经周围注射消炎药物。整个过程创伤极小,仅有一个针眼。治疗后,小陈手指的麻木感当即得到了缓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小陈的手部功能逐渐恢复,重返工作岗位。
“骨超声能动态、实时地显示肌肉、肌腱、韧带、神经、关节囊等软组织的细微结构变化,它甚至能发现早期的滑膜增生和肌腱内的微小钙化。”中国科大附一院超声医学科副主任刘卫勇介绍,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让患者活动肢体,直接观察到动态下的病变情况。
刘卫勇表示,肌骨超声没有辐射,它利用的是超声波,与孕妇产检使用的技术相同,安全无辐射,可反复进行检查。肌骨超声的适用范围极广,包括肩周炎、肩袖撕裂、足底筋膜炎、各类关节炎以及各类神经卡压性疾病等几乎所有运动系统和软组织的疼痛性疾病。
“如果有肩颈腰腿痛,手麻脚麻的困扰,千万别硬扛,可以试试肌骨超声,说不定不用开刀就能解决问题。”刘卫勇提醒,具体治疗方法,需经临床专科医务人员诊断评估,根据具体病情制定。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汪漪 通讯员 单云云 方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