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汛前治理“易涝点” 丙子河排水防涝工程8月底竣工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5-05-20 15:53:37

汛期将至,合肥市已开始对“易涝点”进行整治,同时完善排水防涝工程。5月20日,安徽商报、元新闻记者从合肥市市政部门获悉,该市将多措并举筑牢汛期防线,为城市防汛安全构筑起坚实屏障。与此同时,备受关注的丙子河流域排水防涝系统完善工程将于今年8月底竣工。

据介绍,合肥市早在今年初就启动了城市排水防涝汛前准备工作,重点关注下穿桥、地下通道、低洼易积水路段、低洼小区、地下空间、排涝泵站(闸阀)等区域。结合辖区历史积水情况等因素,对辖区内易发生积水的路段、小区等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分析,梳理出可能存在的易涝风险点,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组织开展汛前排水防涝工作检查,对重要场所(如学校、医院、交通枢纽等)和重要设施(如电力、通信等)周边的排水情况进行重点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问题立查立改。加大雨水管渠及其附属设施清疏养护和巡查力度,对存在占压、堵塞排水设施的要及时进行清障、清淤。重点加强雨水主排管涵、下穿桥、低洼易积水路段排水管网疏通养护,确保排水通畅;及时清理道路及两侧绿化带落叶等垃圾杂物,避免降雨期间树叶等垃圾杂物堵塞雨水口;对老化、破损的排水管网及时进行修复和更换,提高管网排水能力。加强排涝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对下穿桥视频监控、积水监测装置建设维护,并强化在建工地、小区等排水设施运行监管。

针对合肥东部城区存在的易涝点,合肥市瑶海区园林绿管中心市政所联合多部门提前研究制定“一点一策”个性化度汛方案,“通过加强应急值守和快速处置,与工程措施双管齐下,力争实现安全度汛。”据合肥市瑶海区园林绿管中心市政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东部城区部分雨水管网系统标准偏低,雨水支管管径较小,加上少数区域地势低洼,汛期遇到超标准的急暴雨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易涝点。“目前,市政部门正通过多种措施清理易涝点。比如:对小区内容易堵塞的排水管道及雨水篦子进行清理;对高水位污水井进行溯源排查,找出原因整改,开展边沟垃圾清扫;修复升级雨水管道,不能正常运行的水泵进行维修,对穿管展开整改;督促物业公司加强监管,汛期一旦出现淤堵及时进行清掏等。”与此同时,该所还组织开展了实战化城市防洪应急演练,全面检验应急队伍的快速响应和协同处置能力。

对于市民比较关注的丙子河流域排水防涝工程,目前也在稳步推进。据悉,该工程覆盖合肥市包河区11个住宅小区及学校,总建筑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通过雨污分流改造、管网修复及智能化监测,全面提升流域水质,确保入河排污口高标准整治。”据施工方中铁十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创新采用CCTV机器人、QV潜望镜等智能设备,对11个排水户管网进行了全覆盖式排查,共计排查管道5473段,发现缺陷5930处,并精准定位了雨污混接点、管道破损点及淤积堵塞段。同时针对性地制定施工方案,在保证雨污水整治成果情况下,最大程度减少路面开挖、降低对行人交通和小区环境的影响。按照计划,该项目预计今年8月底全面完工。届时将改善丙子河水环境及沿河居民生活品质,从源头上降低巢湖污染负荷,为合肥打造“水清岸绿”的生态名片。(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姜志远 通讯员 苏敏 杨福江 王梦娴)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