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说法】身份证借给中介开淘宝店 小伙惹上假货官司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5-09-17 16:23:16

一次不经意地出借身份证的行为,却让小李(化名)成了卖假货的淘宝店店主,险些背负巨额债务。近日,合肥高新区法院调解了这起因身份证被借用开设网店引发的纠纷。在法官的调解下,该案得到妥善解决。该院近期受理了多起类似案件,为出借身份信息的年轻人敲响了安全警钟。

涉诉店铺

出借身份证成了网店店主 惹上假货官司

大学生小李听朋友说,只需将身份证借给中介帮助开设淘宝网店,就可以获取几百元的报酬。小李没有多想,就将身份证借了出去。 未曾想,对方用他的身份信息注册了淘宝店,还卖起了侵权产品。

2024年6月,某公司在淘宝网发现其公司名下卫浴产品商标被侵权,随后,小李作为“登记店主”被起诉至合肥高新区法院。原告要求小李赔偿5万元的侵权损失。 

此案开庭时,小李并未到庭。法官助理李晔随后前往小李户籍地派出所,调取其父母的联系方式,最终联系上了小李。“我只是把身份证借给了中介,没想到对方是去开网店卖假货。我身边还有好几个同学也和我一样,但我从没参与经营,也没拿过分红。”电话里,小李满腹委屈。 法官助理李晔意识到,此案并不简单,随即开展了深入调查。

法院调解下赔偿7000元解纠纷 

案件受理后,法官没有简单地依据表面证据作出判决,而是深入调查细节。 法官调取了网店注册时的IP地址和登录记录,发现注册地和常用登录地均与小李的常住地不符;店铺经营期间的资金流水显示,收款账户也并非小李所有。

随后,承办法官组织原被告双方进行调解,耐心释明了法律关系和风险。法官告诉小李,虽然他对卖假货一事并不知情,但他未尽到对个人身份信息的保管义务,且在已知对方使用其身份证开设淘宝店的情况下仍出借证件,属于帮助侵权,应该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小李对此表示认可。

经过多次沟通调解,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小李赔偿原告经济损失7000元。

法院受理多起类似案件 身份信息勿出借

记者获悉,除了该案外,该法院近期已经受理多起类似案件。中介以几百元的费用向高校学生借用身份证等信息,并以学生开网店可享受优惠为由,请求学生帮忙,用他们的信息登记注册网店。

“一次出借身份信息,可能换来的就是巨额债务甚至是犯罪记录,实属因小失大。”法官提醒道,出借身份证行为看似小事,实则存在巨大风险。近年来,身份信息被盗用于注册网店、注册公司的案件频发,大学生和老年人成为主要受害群体。

“即使是亲朋好友,也不能出借身份证。”法官提醒,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出借身份证给他人使用属于违法行为,出借人将面临以下风险:承担连带责任的风险,如果借用人使用身份证从事违法活动,出借人可能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信用记录受损的风险,借用人若产生债务纠纷,出借人信用记录将受影响;涉嫌犯罪的风险,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违法犯罪。 合肥高新区法院对此案的调解,既维护了品牌方的合法权益,也警示广大公众要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避免因小失大。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张剑 实习生 陈嫣然)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