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大山信使吴义阳:23年“踏”出60万公里邮路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3-05 14:16:24

今年51岁的吴义阳,是太湖县邮政分公司北中支局的一名投递员。2000年始,通过参与邮政企业的招聘,他从一名农民转成为北中邮政支局的一名步班邮递员,踏上了被称为太湖第一邮路的桐山邮路,这一走,就是23年。

这23年里,吴义阳亲历了邮政投递从步班、自行车班、摩托车班再到如今汽车邮班的变迁史,也见证了这片故土逐渐走出贫穷,与新时代同频共振的发展历程。粗略计算,他走过的邮路已超过60万公里,送出报纸、信件、汇款单、录取通知书和包裹等超过50万份。

除了本职工作,吴义阳还经常帮村里的老人代购药品、生活物品等,他还利用自己的特长指导村民发展农村电商,将山里的农产品运出大山,助力乡村振兴。

吴义阳表示,“只要村民需要,我会一直守好这条邮路。”2020年,吴义阳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一条山间邮路服务1.7万村民

每天,吴义阳一早就从北中支局出发,穿赤水河,经桐山,奔天花坪,走莲花寨,在峰峦沟壑中穿行,服务9个村落、1所初中、4所小学、1.7万多村民,时长达9个小时,回到支局已是万家灯火,在海拔最低500多米、最高1000多米、里程达108公里的山间邮路上烙下他深深的足印。

2008年冬天,暴雪纷飞,积雪逾月不化,道路板结成冰,山区交通几乎阻断,吴义阳为将紧急邮件及时送达,脚缠绑带、肩驮邮包上桐山,义无反顾地行走在茫茫邮路上,扶崖转弯时脚下打滑,一不小心掉入深涧旁,惊魂未定的他,发现自己卡在了树桩与岩石的夹缝里,幸亏老树桩救了一命。

历经这次有惊无险的劫难,吴义阳依然不退缩、无悔当初的选择。

2011年7月,桐山、将军山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松树林暴发松毛虫灾害,吴义阳每天到镇政府拿最新的松毛虫防治预报及杀虫办法宣传单,及时送达灾区各村民小组,指导老百姓灭虫。原本108公里的邮路一下子增加到200多公里,投递点增加到300多个,这项差事苦,苦的不是多跑路,苦的是跑的根本不是路!十几天下来,松毛虫消停了,可吴义阳却似变了一个人,鼻青脸肿,满身伤痕。

乡亲们心里“出了名的好人”

在百公里长的桐山邮路沿线,提起吴义阳,村民们有口皆碑,是老百姓心里“出了名的好人”。

他十多年自费为山区10名孤儿和贫困孩子订阅学习报刊,为患有小儿麻痹症的黄敏提供无私帮助。新冠疫情蔓延期间,他自发做防疫宣传的志愿者,用邮车喇叭流动宣传防疫知识。他每天全副“武装”做好自我防护后,就赶早出门为不便外出的乡亲们采购日用品和急需防疫品,几乎每天都帮乡亲们送去一车没有面单的“邮件”。

多年来,吴义阳的邮车发挥了“大”作用,不仅将党报党刊、信件和包裹送到了山里,还将山区的特色农产品运出了大山,为山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虽然桐山邮路一带山区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但因山里的快递服务运营成本高,几家快递公司纷纷撤离。桐山邮路上邮件的投递与揽收还是吴义阳不变地坚守着,揽投高峰时,一天要投递包裹400件,途中还要揽收约100件的出口散件包裹。

20年多来,吴义阳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社会的先进事迹在百姓中传扬,他情系山区百姓、坚持优质服务的精神在大山里唱响,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桐山鸿雁”。

尽己所能帮乡亲们共同致富

这几年,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吴义阳经常利用自己学到的互联网、农村电商等新知识帮乡亲们共同致富。自2016年以来,他指导乡亲们利用淘宝、微信及邮政线上邮乐网平台开店,让30多户乡亲走上了常态化销售之路,实现了脱贫致富。当地玉岭村村民张童春,学会做微商后,一年实现树桩、花草、腐叶土等产品销售高达10万元。桐山村村民胡知兰,一年实现茶叶、土鸡蛋、干菜等土特产销售近3万元……

吴义阳和妻子还在工作之余开通了微店,收集上传乡亲们需要销售的土特产品照片,利用这些年因服务结识的7000多本外地客户资源,和妻子一起无偿帮助乡亲们网上销售产品并确保产品寄递服务到位,3年来帮助近百名村民实现网上销售额达10余万元。

为了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他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利用邮政在每个行政村已经建成的村邮站网络,发挥每个站主当地致富带头人作用,利用站主在“互联网+”方面的优势,让站主收集周边百姓家的产品一并实行自种自销或互补式销售,让农民种植的天麻、茯苓、葛根粉、茶叶等山区特产能够保持常年对外出售。通过“互联网+”,扩大当地农村人口就业和增收致富的效果已有效凸显,也吸引了部分外出务工人群回乡发展。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祁海群)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