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霞: 加快培育 “专精特新”企业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3-05 14:27:34

“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引导企业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安徽省主委李霞提出关于加快培育 “专精特新”企业的提案,希望从多方面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建设“专精特新”产业学院

在调研中,李霞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万多家、“小巨人”企业899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186家。但她发现,这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也面临一些共性问题和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李霞建议要聚焦金融产品供需匹配度,鼓励银行为专精特新企业量身定制专项融资产品,增强金融服务的适配性。同时,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产品体系,围绕企业不同阶段的特征推出差异化产品,量身订单制金融服务方案。

此外,人才方面,李霞建议要助力企业育才引才留才。支持高等院校与企业联合建设“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大力推行“集合订单班”新型产教融合模式,让中小企业也可以“定制”人力资源;推动国有企事业单位成熟人才柔性流动,盘活本土存量人才;加大对三、四线城市人才引育政策倾斜,搭建人才对接平台,促进人才流动;采取“候鸟”政策,促进海内外人才回流;高水平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夯实“留才”硬件基础;鼓励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市场化专业运营机构探索“按份共有”结构下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营造更加宽松的创新创业氛围,改善“留才”软环境。

同时,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上,李霞建议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梳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技术需求,引导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冠军企业自建或与高校院所共建技术中心、实验室等研发机构,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关键领域开展研究。同时,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统筹推进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李霞还希望提升国家、省、市、县四级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业化服务水平,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要健全容错机制,加大“事前投资”支持力度,减少“锦上添花”事后奖补。

建设全链条立体化的基础教育教研体系

除了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提案,李霞还对健全基础教育教研、支持国家级自然公园保护、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等领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建设全链条立体化的基础教育教研体系,有利于推动基础教育水平的提升,从而提升职业教育等多方面教育教研水平。”对此,李霞建议基础教育教研对促进基础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更承载着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要强化基础教育教研职能,完善教研体系建设,并全面加强基层教研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改革完善基层教研保障体系相关政策。

此外,在支持国家级自然公园保护方面,李霞建议将国家级自然公园经费纳入中央财政预算,由国家保障国家级自然公园保护经费基本需求。同时,要加大对国家级自然公园数量多、面积大、经济发展欠发达省份资金支持力度,并重点支持国家级自然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同时兼顾自然教育等项目支出,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国无粮不稳,民无粮不安”。在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方面,李霞建议,要改进完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有效提升政策精准水平。“建议针对不同层级种粮主体,建立层级制的利益补偿机制,向主产粮省、市、县、乡镇及规模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倾斜。”同时,要叠加市场化利益补偿方式,研究出台专项信贷支持政策,强化农业信贷担保支持,推行粮食供应链融资服务等。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静文)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