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这群“00”后的“学生提案” 获评全国“最佳模拟政协提案作品”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晨 分享到 2023-03-10 16:33:49

开学不久,铜陵学院法学院社会工作班大三学生张怡然收获了一次“人生新体验”——她参与的学生作品《关于“双减”背景下高校与中小学协同参与志愿服务的提案》被评为全国“最佳模拟政协提案作品”。

团队的五位学生

提案出炉源自师生真切感受

据了解,“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由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秘书处联合开展,是共青团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深化青少年制度自信教育、引导青少年有序政治参与的重点工作项目。通过模拟人民政协的提案形成过程,引导青少年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在亲身实践中了解并有序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理解“中国奇迹”和“中国之治”背后的制度密码,感悟制度优势、增强制度自信。全国共有34.1万名青少年报名参加,27.3万名各级政协委员、思政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征集提案作品19.4万件,共有981件模拟提案作品参与全国评审。最终,48件作品(大学组)获全国“最佳模拟政协提案作品”,我省两件作品获此殊荣。

日前,活动评审结果出炉,张怡然与同学张丹丹、张思、张欣琪、潘思佳在铜陵学院法学院张甜甜老师指导、帮助下提交的学生作品《关于“双减”背景下高校与中小学协同参与志愿服务的提案》,被评为全国“最佳模拟政协提案作品”。

“我们学的就是社会工作,所以学校、学院和学生社团经常会组织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尤其以进中小学校园居多。”之所以最后着眼于高校与中小学协同参与志愿服务这个题目,张怡然表示,这与她在校期间参与学校有序组织的社会实践有关。

“我去学校和小朋友们互动时发现,“双减”之后,他们的课业压力确实得到了改善,但是放学后的课余时间除了小饭桌或是回家做功课,孩子们多余的时间如何很好的利用,是很多家长比较担忧的问题。”张怡然表示,她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们交流时,发现大家都有这样的思考,于是一拍即合确定了这一选题。

获奖证书

这次,是她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虽说是模拟比赛,但张怡然觉得,整个过程十分“逼真”,比如她首先要知道政协的各种运作机制,政协委员如何参政议政。在此期间,刚开始着手准备时,她一度十分迷茫,后来在老师的帮助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她和同学们开展了调研,请教了专业人士,做了专题讨论,集思广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想法,从学生的角度看世界洞察世界,最后形成基本报告,完成提案并取得这份荣誉让她觉得十分有成就感。“参加这次比赛,让我们更积极地去探索学校以外的世界,进一步地了解了政府出台的政策以及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她看来,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能力,又拉近了学生们与社会的距离,对她而言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提案源于反复沟通

“志愿服务活动不仅需要高校和中小学校之间的互动,也需要家庭、社会、企业、社会组织的参与,以此形成志愿服务活动多方联动局面,打造‘大手拉小手’志愿服务模式,在联动中为志愿服务活动寻找到更多的‘大手’。”

张怡然告诉记者,该提案聚焦“双减”政策落实社会热点问题展开社会调查,提出高校与中小学协同参与志愿服务相关建议。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大手牵小手的作用,实现互助共赢的目标,培养在校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和精神,提升其社会责任感。提案目的是在“双减”政策下让更多小学生不再单纯以学业为主,有时间参与课外活动,丰富小学生的业余生活;发挥高校如学生社团、志愿者协会等资源,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提供实践机会。

指导教师张甜甜表示,铜陵学院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课堂教学革命”,探索第一和第二课堂融合培养,努力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多元化、个性化成长路径。她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近年来带领学生开展过多次财政部、民政部和民政厅等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带领大学生为留守儿童、困境老人和残疾人等群体开展专业介入和志愿服务,积累经验的同时深感志愿服务要从青少年抓起具有重要意义。

当国家“双减”提出后,减负的同时,对孩子空出来的时间如何填补将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同学们曾参加的中小学志愿服务活动

作为铜陵市铜官区政协委员,2022年初张甜甜曾作出《关于“双减”背景下加大推进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提案》,得到了铜官区政协的高度关注,让她更加感受到在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性。

去年7月,共青团中央开展模拟提案活动后,在课堂上,她与学生探讨到中小学志愿服务时,有学生提出可以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共同开展志愿服务,可以优势互补,共同成长,这一选题由此诞生。选题确定后,近两个月的时间内,张甜甜与学生们共同思考、研讨、走访多位大学生及师生、家长,进行多次修改与补充后,经过积累沉淀,最终形成完稿。

“少年强则国强,这次参与提案的学生都是‘00’后,虽然年纪尚轻,但是他们有些想法真的很值得称赞。”张甜甜表示,模拟提案的过程中,能让学生们的想法形成文字,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大学生通过这样的机会以理性视角看待社会问题,关心社会发展,也有助于民主精神的培养。

记者了解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后,铜陵学院高度重视,将优秀专业教师纳入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教师资源库,既助力了中小学补齐课后服务师资、资源短板,又促进了学院教师在课后服务中开展教学研究,还能为学校师范类学生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实现高校和地方基础教育的“多赢局面”。该校所属文学与艺术学院等院部已按照学校要求,与属地中小学联合,开展中小学课后延时志愿服务。后期,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教学院部将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实施“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工程,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进一步合理规划,陆续组织师生走进中小学校园为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将提案落到实处,以实践检验提案的可操作性,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